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营养科普 > 吃什么可以解决犯困?什么食物能缓解犯困?[图]

吃什么可以解决犯困?什么食物能缓解犯困?[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9:33 犯困睡眠食物

晚上的时候睡不着,白天上班和学习的时候又经常犯困,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对健康也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在平时要缓解犯困的恶习。首先,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通过饮食来调节,那么,吃什么可以解决犯困?什么食物能缓解犯困?

吃什么可以解决犯困?什么食物能缓解犯困?(1)

1、犯困吃什么食物好

食物一:春笋

春天是春笋尝鲜的好时节。春笋被推为“素食第一品”、“春天的菜王”。春笋味清淡而鲜嫩,营养丰富,纤维素、氨基酸含量较高。春笋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中医临床研究发现,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

但是,春笋虽味美,却非人人都能消受。其含有难溶性草酸钙,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而且还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对于胃肠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吃春笋要防过敏,尤其是老人、儿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食物二:芡实

南方天气潮湿,人体湿气也很重,易造成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等春困症状,多食祛湿的食物,祛除体内湿气,可改善人的春困现象。芡实就是一种适合春季食用,以达到健脾祛湿食疗功效的食物。它与莲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敛镇静的作用比莲子强。芡实入汤,多数时候与黑米“同台唱戏”。由于黑米较干,需要浸泡一个小时,直到米吸入水分,吃起来才有口感。

食物三:韭菜

韭菜乃“春天第一菜”也!《本草纲目》老早就说:“正月葱,二月韭”。当然,本草纲目按的是农历算法。

春天人体肝气偏旺,从而影响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此时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强化肝功能。经历了一个严冬的“养精蓄锐”,韭菜的根和茎贮存了大量养分。此时的韭菜,叶似翡翠,根如白玉,脆嫩鲜美,清香馥郁。

食物四:淮山

淮山,也就是山药,简直就是“灭菌小王子”。春天是各种病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因而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很容易流行,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时“消灭”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让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绕道而行”。因此,医生有话,平素容易出现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格外注意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

2、上班族春困怎么办

1、午睡

进入春季后,最好是养成一个定时午睡的习惯,这对春困具有很好的抵御作用。午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按时入睡过时不候,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起到提神的作用。午睡时间也要注意,最好是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如果睡的时间太长的话同样不利于下午的工作情绪以及效率。因此对于上班族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午挤点时间睡一会。

除此之外上班族在进入春季后还可以将夜间睡眠时间适当延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这对春困同样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静心修养,以此来缓解春困。

2、头皮操

要想更好的抵抗春困,那么进入春季后还应该特别养成做头皮操的习惯,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大脑疲劳,同时对各种春困症状还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头皮操其实并不难,只需要用双手十指自然屈指并拢然后再指端自前向后、自中绕两侧,对整个发际较有力地划摩10次。接着再十指依前顺序较有力地一点一点地按压3遍,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十指依前顺序做短距离往返搔抓3遍。

最后用十指依前顺序轻缓按摩5遍,头皮操不仅十分简单,同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最好是在每天早期以及晚睡前各做1次,这样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消除大脑疲倦。

3、科学用脑

对于上班族而言最费的就是大脑,尤其是一些需要长时间用脑的人群,长时间势必会出现有大脑疲劳以及昏昏欲睡的情况。特别是进入春季后,随着春困的到来,大脑疲劳的症状更加明显。因此专家特别提醒这部分人群,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尽可能的科学用脑,比如让左脑半球得到适当的休息。我们人体大脑的功能有不同的左右两个半球,而左脑半球是最常用的。

左脑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数学、抽象思维等,而大部分脑力劳动者的右脑半球较少应用。因此在感觉到头脑不清醒等情况时,这个时候不妨放下工作听听音乐、赏赏花草,让左半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4、洗脸

如果你在上班期间实在克制不住的犯困,这个时候不妨去洗手间吧,你可以坐在里面打个5分钟的小盹。并且在回办公室之前你可以对着镜子梳洗一下,对于女性而言如果没有化浓妆的话也可以用凉水冲洗脸颊,或者是做一些面部的按摩工作,这对各种疲劳都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以上这些方法都具有缓解春困的作用,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多吃些清淡以及酸性的食物,这类食物同样具有缓解春困的作用。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