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茯苓功效作用是什么?茯苓有哪些服用禁忌?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了解下吧!
本文目录
1、茯苓功效作用是什么
2、茯苓的使用禁忌是什么
3、茯苓使用副作用有哪些
在临床上,茯苓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泄泻、失眠等,并不限于3种疾病。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
1、水肿尿少:茯苓味甘而淡,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导致的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五苓散;治脾肾阳虚水肿,常与附子、生姜等同用,如真武汤;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常与滑石、阿胶、泽泻等合用,如猪苓汤;
2、痰饮眩悸:茯苓善于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常配伍桂枝、白术、甘草等,如苓桂术甘汤;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与半夏、生姜等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3、脾虚泄泻:茯苓味甘、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渗湿而止泻,使中焦清升浊降,尤宜于脾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如四君子汤;
4、失眠:茯苓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等同用,如归脾汤;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等同用,如安神定志丸。
1.茯苓作为比较平和的健脾祛湿药物,一般情况下可以和大部分中药配伍使用,但是对于常见的阴虚体质,没有湿热,或者虚寒体质及气虚下陷的情况一般不建议使用;
2.肾阳虚伴有小便不尽,或者虚寒滑精情况比较明显的情况,也尽量避免使用。在药物配伍方面,尽量避免和秦艽、鳖甲、龟甲等滋阴类药物一起使用,避免引起身体气机循环不畅等情况。
4.中药材:茯苓不宜于地榆、龟甲、雄黄等中药材一起服用,茯苓如果与以上药物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彼此的药效,使药物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食物:茯苓也不宜与醋以及酸性的食物一起服用,因为醋和酸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茯苓的药效,同时在服用药物期间也要禁忌避免食用葱。
6.人群: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的人群慎服茯苓,以免加重病情,不利
1、尿频:茯苓是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药性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的症状。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过量用药,可能会出现排尿次数过多的现象。
2、口干:患者如果属于气虚体弱的体质以及肾虚,在服用茯苓后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甚至会增加肾虚的症状。
3、胃肠道不适:是药三分毒,患者在用药前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用药,如果擅自使用药物,茯苓可能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增加胃肠道负担,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