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医的病名,不少老年人有中风的情况,中风的人一般会有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的症状,导致中风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精神上的影响,也有因为劳累过度导致的,老人中风会有一些明显表现,那么老人中风有哪些表现症状?老年人中风的表现有哪些?
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是,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由于中风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征,对健康危害极大,做好预防,远离中风非常必要。如何预防中风?请谨记以下的“四字经”——
不高不低:正常血压是140/90mmHg,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但是,很多人不知正常血压,甚至有人患了高血压,自己全然不知。我国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1%。有一种高血压被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血压升高速度缓慢,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逐渐适应了这种升高,即使血压升到很高,如果不测量血压,也感觉不到疾病的存在。这种高血压是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得不到及时的降压治疗,是造成部分患者发生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所以,即使是年轻人,也要了解自己的血压,至少每年量一次血压。如果已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更要经常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波动。血压高不好,血压过低也不能忽视,都要进行调理。
不粗不细:指的是腰围不粗不细。腰围是预测中风危险的重要指标,据德国科研调查结果表明,腰围太粗,不但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中风概率也会显著提高,超出正常腰围者4~7倍。有些人不了解腰围对健康的重要性,也从来未量过腰围。健康腰围是多少呢?按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不肥不腻:隆冬季节,气温下降,饮食变化,饮酒御寒,常吃火锅,摄入过咸过腻的食物,这些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此外,春节前应酬活动多,既兴奋又疲劳,为中风埋下隐患。中医讲,过食肥甘厚腻,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因此,饮食方面应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3~5餐鱼,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合理饮食有助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中风。
不急不躁:这属于中医养心、养性范围。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很多,其共同特点,就是很少生气。五志过极,心火过旺,可引动内风而促发中风。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血压偏高者,特别要减少“应激行为”。应激指的是包括突发失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发无名之火等一系列机体情绪剧烈波动状态。其时,大脑“奖赏中枢”受抑制,“惩罚中枢”受刺激,会导致血管活性物质(例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五羟色胺等)突然大量释放,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血压异常波动。应激状态最容易诱发中风(特别是脑出血)。避免办法是:遇到不如意事情,要保持冷静、心平气和,切莫意气用事。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