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女人夏季如何补肾?夏季补肾的方法有哪些?[图]

女人夏季如何补肾?夏季补肾的方法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9:32 补肾肾虚饮食肾内科

夏季的时候天气太热,很多人每天都感觉没有精神像没有睡好一样,虽然说天气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一般这样的人可能是肾虚导致的,所以平时需要补肾,不少女性也是会出现肾虚的,补肾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挺多的,那女人夏季如何补肾?夏季补肾的方法有哪些?

女人夏季如何补肾?夏季补肾的方法有哪些?(1)

1、夏季如何补肾

1、避暑不贪凉

夏季天气炎热气压低,人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导致感冒,若感冒为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急性肾炎。因此切不可贪凉,使用空调需注意控制好温度,一般宜在26℃左右。

2、睡前泡脚护肾功效佳

不只冬天要泡脚,夏天也可泡脚。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还可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可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3、女性少游泳

游泳池中人多易滋生“杂菌”,细菌很容易进入尿道,尤其是女性尿道生理结构特殊,造成逆行感染的几率很大,最后可能导致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

4、心态平衡合理运动

气温升高,有些人脾气也见长,压力太大,可以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损害。保持乐观的情绪与豁达开朗的心态可提高免疫功能。而积极、持之以恒的有氧锻炼,既可提高心血管功能,也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而保护肾脏。

5、慎用伤肾中西药

夏日易发胃肠感染等其它疾病,用药时要注意,磺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西药有一定的肾脏毒性,要尽量避开这些药物。中药中的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等也有一定的肾毒性,“罪魁祸首”是所含的马兜铃酸,也应特别引起注意。

6、少喝啤酒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冲淡尿液,让尿液快速排出,从而保护肾脏。大部分人对此没有正确认识,不觉得喝水重要,还有人认为喝水还不如喝啤酒,殊不知大量喝啤酒,会使尿酸沉积导致肾小管阻塞,造成肾脏损害,尤其是本来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病情会加重。饮水量一般宜保持在每天1500毫升左右,夏季出汗多时,还应酌情增加。

2、常见的补肾食物推荐

1、龙眼干

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血虚失眠,心慌等更年期症状。建议吃龙眼杞蛋,将龙眼肉30克,枸杞20克,煮沸后,加入剥皮的熟蛋,再煮半小时。

2、何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用于更年期阴亏火旺,头晕眼花,虚烦失眠,性情急躁。还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3、桑葚

桑葚又叫桑果、桑枣,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被称为“民间圣果”。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和补肝益肾作用。

4、干贝

干贝又称江珧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达61.8%,为鸡肉、牛肉、鲜对虾的3倍。干贝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能治疗女性由于肾虚引起的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

5、栗子

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含量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女性多吃栗子不仅可以补肾还可以美容,一举两得着实不错。

6、海参

海参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同时也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中医认为海参具有补肾固本之功效。海渗之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活性成份,氨基已粮,多糖之外还有钙,钾,锌,等微量元素。可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降低血脂。所含的粘蛋白质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滋养肌肤、修补组织等作用,女性吃海参补肾大有好处。

3、冬季养肾肉类

羊肉。《本草拾遗》中,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认为它是温补、强身、壮体的肉类上品。现代营养学也证实,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确有壮阳作用。

驴肉。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口感细腻,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肉类。中医认为,驴肉具有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的功效。成年男性常吃驴肉可以改善由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勃起无力等症状。

鹌鹑。鹌鹑肉不仅酥嫩美味,而且营养丰富。鹌鹑肉和鹌鹑蛋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无机盐等。具有补益肾气、强健腰膝的作用,是滋补妙品。

虾。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分解物质,而且肥嫩鲜美,无腥无骨,老少咸宜。所以还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中医认为,虾有补肾壮阳、化痰开胃的功效,适用于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等。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