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产后饮食有哪些禁忌?产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图]

产后饮食有哪些禁忌?产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6:46 产后产妇哺乳期

女性在刚刚生完孩子之后,身体都是比较虚弱的,需要及时调理,产后的饮食方面要十分的注意,有些食物不宜吃,对自身身体会产生一些危害,而且处于哺乳期的时候,还要关注是否对孩子有害,那么产后饮食有哪些禁忌?产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产后饮食有哪些禁忌?产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1)

1、产后饮食禁忌

1、产后忌吃辣

产后忌吃辛辣温燥食物。因为辛辣温燥食物可助内热,而使产妇虚火上升,有可能会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及痔疮等症状,也可能通过乳汁使婴儿内热加重,因此饮食宜清淡,尤其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软饭、蛋汤等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和麻辣的食物,例如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温燥食物和调味香料。

2、产后忌吃酸

哺乳期,很多人认为要给孩子喂奶,需要自己先大补,因而每天吃很多大鱼大肉。酸性食物吃得过多,会大大影响身体的消化机能,也容易上火。火气旺,加上添了宝宝也添了很多家务,难免就会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酸类食物还会阻滞血行、不利于恶露的排出。

3、产后忌吃太咸

盐在体内会产生凝固水分或血液的作用,如果咸食中含盐较多,可引起产妇体内水钠潴留,易造成浮肿,并易诱发高血压。但也不可忌盐,因产后尿多、汗多,排出盐分也增多,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盐。

4、产后忌吃生冷

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品,少食寒凉生冷食物,以利气血恢复。未煮熟的食物往往不易消化,这对脾胃功能较差的产妇(特别是分娩后7~10天内的产妇)来说,是一个负担,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不良。生冷食品未经高温消毒,可能带有细菌,进食后产妇易患肠胃炎。另外,多吃凉拌菜和冷荤,还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5、产后不宜吃巧克力

产妇在产后需要给新生儿喂奶,如果过多食用巧克力,对哺乳婴儿的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因为巧克力所含的可碱,会渗入母乳并在婴儿体内蓄积,能损伤神经系统和心脏,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结果会使婴儿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产妇整天在嘴里嚼着巧克力,还会影响食欲,使身体发胖,而必需的营养素却缺乏,这当然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6、尽量少吃零食及方便面

零食及方便面类食品一旦吃进体内将全都转变成脂肪,而且过多的零食也会破坏整个饮食均衡,另外方便面中的添加剂也对母婴健康都有害处。

2、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1、对于想要母乳喂养的产妇来说,光照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有一种光照治疗仪,通过特殊光管,释放出可调的2500-10000LX(勒克斯)白色冷光照射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抗抑郁作用。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市场上还无法买到这种光照治疗仪,但有心的读者朋友可以在一些购物网站上从国外邮购该产品。实在买不到该产品的产妇要注意多户外活动,接受日照,适度运动如做健康操等。

2、孕产妇同质小组。在一些意识超前的产科医院,工作人员会把一批有着相同家庭背景、生活状况的孕产妇组成一个小组,在产前展开健康教育,产后组织小组交流,妈妈们倾诉自己的苦恼、分享他人的喜悦,互相支持互相接纳,让她们疲倦紧张的心灵在小组中得到合理的释放。

3、胎教音乐的过于功利常常让产妇们对聆听音乐本身失去了兴趣。让我们摒弃这种功利,回归到音乐本身的美妙中来。悠扬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伴随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会让母亲的身体机能得到放松,躯体的放松进一步推动心理的放松,这种半自主的调节方式,很容易得到产妇们的接受和喜欢。

4、婴儿的啼哭常常让产后抑郁的母亲心烦意乱。那么,教会她们辨别婴儿啼哭的含义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共同辨别出这种哭声代表饥饿、那种哭声代表寒冷;在这种有趣的辨别过程中,产妇们的心会与宝宝拉得更近。

5、把宝宝放在产妇的肚皮上。婴儿细嫩温暖的皮肤和妈妈的皮肤紧紧贴在一起,触觉上的感受可以良好的激发母亲温存的天性。教会母亲轻柔有序的抚摸自己的宝宝,由此,宝宝舒适安详的睡眠会带给情绪低落的妈妈无限的成就感。

6、至于饮食的营养和均衡,家人的理解和沟通,丈夫的照顾和抚慰,都是产后抑郁极佳的“药方”。

7、求助于心理医生,一系列减压方式诸如表象训练,在意念引导下反复强化自己的宁静与安详,想象自己处理好所有糟糕的境况,反复的训练会增强信心,理顺思路,找到更好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方法。

8、必要的药物治疗是迅速治愈产后抑郁症的方式。不要讳疾忌医,不用长吁短叹,在情绪确实糟糕到难以自控的时候,要能够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要知道,抑郁症只不过是一场“感冒”,只要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它会很快的离你远去!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