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青春期 > 高中生的性心理是什么样的?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有哪些?[图]

高中生的性心理是什么样的?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4 15:28 高中生性教育性心理

高中生是一个算是比较成熟的群体,但是由于性教育的缺失,高中生对性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这时他们最容易出现早恋,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就可能会做出一些有不良后果的事情。那么,高中生的性心理是什么样的?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有哪些?

高中生的性心理是什么样的?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有哪些?(1)

1、高中生的性心理

1、高中生的性生理现状

调查显示,高中男生存在着各种性生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27%以上,接近一半的人不知道也不会翻开包皮进行丁丁的清洁,因而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炎症状。性生理问题中最多见的是生理发育欠佳、包茎、丁丁弯曲、精索静脉曲张、包皮较大面积粘连、包皮垢结石、包皮龟头炎等。其中部分人已经到了非治疗不可的程度,如有人因从未清洗过丁丁包皮内部而导致龟头溃烂;有人因包茎导致包皮长期发炎处于包皮口白化变硬状态,已有恶变危险。女生心理咨询反馈,也较普遍存在月经不稳定、痛经和少数有妇科炎症等问题。

2、高中生性心理现状

调查显示,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对性的不正确认识,多数认为谈性不好、有性冲动很丢人、一些性生理现象(如月经、遗精、勃起等)也让人很难为情,甚至有人认为洗浴时在别人面前清洗生殖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而会导致不少人处于性封闭和性压抑状态,内心经常会矛盾、困惑乃至自卑。

男生中自慰发生率,高二、高三年级约在70%以上,高一年级在20%左右,其中多数存在愧疚、矛盾、丢人甚至罪恶感,并因此而感觉自卑,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个别人自慰行为失控,因过于频繁和经常处于冲动中,已出现身体不适感觉,包括腰酸腿软、头晕脑胀、会阴胀痛等,这更加重了心理负担,亦较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女生出现月经不稳定和较严重痛经者,多半都与对性生理现象认识不正确产生心理压力有关,每当这些现象出现之前,往往会有紧张、焦虑、恐惧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都会干扰内分泌和引发子宫痉挛,由此加剧月经不稳定和痛经症状。

3、高中生性道德现状

一些高中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对性行为却比较随便,缺乏必要的性道德意识和性的自控能力,个别高中生只要有合适的时机、有性要求就可以发生性关系,这期间他们容易被传染上性病。部分高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性行为约束能力,如不及时改变,很可能酿成危害社会、集体和个人的严重后果。

2、高中生性教育的内容

我们知道性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需要在一定的年龄适时进行,但在具体内容上还需要谨慎。针对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性教育的内容不可过深、过于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尤其不要涉及性行为感受和技能方面,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重点应侧重如下几方面。

1、性生理教育

主要是关于性与生育的生物学知识,如两性的身体构造、生殖系统功能特点、生育的机理和过程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身体的基本结构,正确看待性生理现象,认识两性生理差异及变化规律,适时、顺利接受自己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的事实。

2、性心理教育

包括两性发育心理、性别角色、爱情心理等。使学生了解人的性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躁动与不安,并引导学生以坦然、健康的心理来面对,努力按照社会要求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同时克服性神秘感、恐惧感、自责感、罪错感,达到促进性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3、性道德教育

包括两性间的基本行为规范、男女社会交往方面的礼仪、对异性的态度;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和朦胧的两性情感;如何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让学生掌握维系和调整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怎样保持良好的两同房往形式、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等,提高对两性关系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性的控制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避免性道德偏失。

4、性法制教育

分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强化两部分。即普及与性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掌握我国制定的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性行为;在普及性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意识,在处理两性关系中自觉守法,用道德和法律约束冲动、控制情绪、平衡心态,使自己的性行为方式符合社会的要求,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

5、性卫生教育

是指生殖器官的一般卫生,不涉及两性性行为的卫生问题,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有些为时尚早。通过学习使他们能够自觉注意生殖器的卫生,学会正确的清洗方式,包括女性外女性私处的日常清洁、经期的卫生保健、痛经的处理;男生的丁丁清洗、遗精和自慰后的清洁卫生等。

6、性安全教育

指使学生懂得在性问题上的自我保护知识,如防止生殖器官的外伤及一般外伤的处理、基本避孕方法、怎样克制性冲动避免过早偷食禁果;怎样避免性骚扰、在与异性相处时怎样避免性侵害、一旦遇到这些情况怎样自救;了解常见性病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等,这对提高他们在性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7、性审美教育

指在性问题上能够分辨美丑,能够按照美的要求把握自己的日常行为,懂得让欲望望得到升华的具体方式方法,避免沉湎于肉欲,追求轻浮的性快乐和性享受,杜绝唯“性”主义,远离色情,脱离庸俗,培养美好的情操。

3、高中生性教育方法

具体怎样在高中学生中科学、恰当、有效地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主管校长亲手抓,各部门协调配合

高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并要想顺利圆满、行之有效,学校主管校长亲手抓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与重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使课程的计划和课时的安排纳入教学系统,在哪个年级开课、需要多少学时、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怎样确定教学效果、追踪和反馈教育的实效等都应该认真考虑、研究。

2、教学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青春期性教育课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决定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正确的性意识和性态度,还要有科学系统的性知识积累并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加以表达,在理解学生和深入学生方面也需要具备特殊的能力。

3、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根据学校的实际,可以把青春期性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指导学联建立相关社团、开展性科普宣传活动,可请专家现场宣讲、咨询,印制宣传资料,出版内部报刊,定期答疑解惑,开设青春期信箱,以至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达到让学生喜闻乐见、活泼多样、效果明显。

4、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适时”是指教育的内容和时机必须遵循高中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及时的、不失时机地进行正面教育与引导。“适度”是指在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传授性科学知识时,务必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可接受与承受的能力,在内容的设置上和程度的深浅上把握好分寸,既要防止过浅、过少,只讲了一些皮毛,给学生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感觉,因而达不到教育目的;更要避免过深过度,形成不像科普知识教育而似乎是性的教唆与开发,引起学生的抵触和难以接受,甚至带来反向的效果。“适当”是指性教育的方法和校方及教育的态度要适当,要在形式和方法上设身处地理解高中生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随便触及到个人不愿公开的隐私,要遵守保密的要求,坚持人性化、科学性和正确性的标准。

5、编写适合的专门教材

教材在设计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从青春期全面教育角度入手,不仅仅是性教育的内容,其实是囊括了与青春期教育有关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把生命教育与励志教育结合起来,使得该教材不是一目了然的性教育,而是青春期的综合教育,两者的有机结合将会收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6、建立家长与学校协调配合的机制

性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家庭的作用,这里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让家长能够理解。限于目前我国国民教育的现状和传统性观念的影响,可能存在部分家长不能理解的情况,这必然会影响到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所收到的效果的程度,这在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就有较深刻的体会。二是让家长配合。这包括在言行和实际行为方面的配合,要具有一定的性科学知识水平,即便不能自己亲自进行教育,也至少对学校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和认可,这样就比较容易使性教育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性氛围,在自然、平和、积极、和睦的家庭气氛中强化学校教育的效果。

总之,开展高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还要进行多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4、性教育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性教育导致过早发生性行为

调查显示,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行为过早发生,反而能导致推迟的、更负责任的性行为。

误区二:性教育剥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在幼年时获得科学准确、与年龄相适应的、完整的正确信息,是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权利。由于缺乏这些正确信息,儿童和青少年会从他们的同伴、媒体或其他信息来源得到相互矛盾、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而优质的性教育通过提供正确信息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使儿童及青少年免受错误信息的误导。

误区三:给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父母和广大家庭的事情

我们必须要承认父母在性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家庭在性健康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仅仅有家庭的教育是不够的,而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为优质的性教育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工具和材料。

误区四:性教育只适合年轻人而不适合年幼的儿童

性教育包括了一系列的合作关系,不仅是性关系。要在儿童采取性行为之前,让他们知道和认识这些关系。

因此从小就需要一些技能来了解他们的身体、关系及情感。性教育奠定了这个基础——例如,学习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了解人类生殖的原则、探索家庭和人际关系、学习例如安全和信任的概念。这些可以按照儿童的年龄增长逐步建立起来。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