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中药都是温补的,夏季如果要吃中药,就一定要注意吃中药的时间,还有一部分人直接觉得夏季吃中药就会让自己上火,对于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争论,搞得人们夏季的时候不敢吃中药,那么三伏天可以吃中药吗?伏天吃中药后可以喝浓茶吗?
三伏天高温,很多人说不宜喝中药,认为高温天气吃中药容易“加把火”,导致上火不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病分阴阳,有寒热之分,药也分阴阳,也有寒热之分。中医师在诊病处方时会根据病人疾病阴阳寒热性质选择恰当的方剂,通过合理的药物加减变化,使得整首方剂在寒热温凉上符合患者疾病阴阳性质。
说通俗一点儿,就是天热或者病人罹患某些热症的时候,中医师会在方剂中适当加上一些寒凉性质的药,减去某些温热性质的药,从而达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效果。
而且某些寒性病变,如寒邪凝滞导致的痛经、腹痛、关节疼痛,或阳气虚衰导致的下肢冷痛、腹泻等疾病,最好的治疗时节恰恰是伏天。
适合炎热天气里服用的中药方有很多,比如生脉饮、桑菊饮、五味消毒饮等,都能清热下火、消暑生津,服用后不但不会导致上火,反而能治疗上火病症。
虽然天气炎热时,不适宜服用进补类汤药,但是阳虚、气虚体质的人,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补。三伏天是否可以服用汤药,关键看病人的体质,季节只能作为参考因素,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季节适当加减用药量或调整用药品种。
需要提醒的是,三伏天天气燥热,服用乌鸡白凤丸等滋补类药物确实容易引起“上火”,此时建议用淡盐水送服,能起到“降燥灭火”的作用。
许多老人喜欢服用中药治病。不过,想要发挥药效,需要注意用药时间,不同类型的药物服药时间也不尽相同。
1、空腹服。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2、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3、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应该在饭后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4、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可在此时服用。另外,某些西药如催眠药、驱虫药及抗过敏药等,一般也应在夜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1、忌浓茶。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至3小时后再喝。
2、忌萝卜。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3、忌生冷。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比如像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另外,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同样要忌口。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