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多图]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多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2-02 21:35 中毒急救后遗症

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换了天然气作为烹饪的工具,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家中仍然在使用老式的煤气,这种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旦不慎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知道煤气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措施,以防发生危险的时候无法自救或者救他人。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1)

1、真实案例

15个月大的希里亚通常在半夜会起来哭闹一次,然而在两周前的一个深夜,希里亚反常地在睡著后又醒来尖叫哭闹,睡得迷迷糊糊的莫妮可和凯尔只好起床去看看女儿,但是凯尔才刚站起身,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的晕眩就晕倒了,还好在这之前他就觉得很异常,拨打了紧急电话。莫妮可走去宝宝房间时也感觉到身体很不对劲,眼睛更是像是被火烧著一样痛苦。她忍耐著剧烈的头痛和头晕感觉,赶紧收拾简便的行李就冲去抱宝宝离开家里。不久后,怀里的希里亚已经开始呕吐,就连他们饲养的猫也昏倒在地,幸好此时接获通知的凯尔父母和救护车已经赶到,连忙把他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2)

2、案例解析

原来当晚莫妮可一家人吸入过多一氧化碳导致中毒,因此出现头痛、恶心、晕眩、全身无力等症状,如果不是希里亚的哭闹吵醒了父母让他们及时发现异状逃离中毒现场的话,最终他们会失去意识陷入昏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幸好经过治疗后的他们已经没什么大碍,连医生都认为他们能死里逃生是非常幸运的事。希里亚这位小天使不仅仅家里的开心果,现在更加是救了爸爸妈妈一命的小英雄!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3)

3、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所接触,尤其是在厨房的时候。老式的煤气仍然使用那种水煤气,而水煤气的成分就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如果使用不正确的话,容易导致气体泄漏,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有哪些呢?

一、中型中毒症状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其中45例为中度中毒。

二、重型中毒症状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愈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4)

4、急救措施

一、首先应尽快脱离现场。发生急性中毒的生产、生活环境,空气中常含有高浓度的毒物,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毫无防护地贸然进入,否则必然造成更大伤亡。应该先打开有毒环境的门窗,并用电风扇等进行充分的通风,以降低毒物浓度并送入新鲜空气。然后,救护员佩戴好有效的防毒面具或供气器或呼吸器,携带救护绳等进入该有毒环境,以便能把中毒者安全地抢救到新鲜空气环境中。如果现场没有防毒面具等,救护员只能在中毒场所已有适当通风的情况下才可进入。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化氢等,救护员可在口鼻处罩上一层湿毛巾,吸足气后屏气进入中毒环境进行短时间的紧急抢救。

二、其次,要注意保护心脏、肺部、眼睛等重要器官。抢救到新鲜空气环境中的中毒患者,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等抢救。如果患者吸入的是剧毒的硫化氢、氰化氢,则不宜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而以压胸法为宜。此外,呼吸道通畅是做好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先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等。

三、眼部有化学灼伤者,应在现场立即进行冲洗。如果现场没有冲洗设备,可用“一盆水”法,在面盆中放满流动清水,患者将面部浸入水中,张开眼睑,转动眼球与头颅,也可以及时起到冲洗与稀释毒物的作用。

四、然后是彻底清除污染。很多毒物能由皮肤吸收,尤其灼伤的皮肤吸收更快,因此,皮肤有污染者在脱去或用剪刀剪去污染的全部衣服、手套、鞋袜后,应对污染皮肤立即进行充分而彻底的冲洗。为争取时间收到较好效果,可用大量的流动自来水冲洗,如果液态毒物溅落在皮肤表面较多时,可先用纱布或卫生纸等吸去毒物后再冲洗。磷灼伤时应将残留的磷屑彻底清除。

五、最后是解毒排毒防毒。只要诊断明确,都应该在急救现场就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缺氧、化学窒息与刺激性气体中毒者的氧疗,氰化物中毒者的吸入亚硝酸戊酯与注射硫代硫酸钠,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注射阿托品等。即使诊断不十分明确,只要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上述治疗对减轻或防止中毒也是有利的。

煤气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5)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