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味觉异常怎么办?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图]

味觉异常怎么办?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9 17:06 味觉中医中药疾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吃些东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有味道的,不是甜的就是咸的,所以一般如果吃到没有味道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难吃,但是有的人出现味觉异常症状的时候可能是自身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那么,一般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有哪些呢?

味觉异常怎么办?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1)

1、口苦

中医认为,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现代医学则认为,口苦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苦味阈降低、甜味阈升高,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2、口甜

中医认为,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所谓“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3、口淡

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病人外科大手术后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常感口淡,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症,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

4、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即出现口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之故。肝胆郁热伤阴或脾肾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通宵不眠之后或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唾液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

5、口酸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或肝经有热”,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还与胃酸过多有关,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低。

6、口辣

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7、口咸

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8、口腻

多见于伤风感冒,支气管扩张。如果经常食用过量肥肉、糖类等亦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发生口味变腻。

9、养生

阴阳平衡:万物皆有阴阳属性,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调整阴阳平衡,但平衡是相对短暂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今天刚调整好平衡,明天又出现新的不平衡。因此,平常需要调整好情绪,保持好心情。

营养平衡:调和五味不偏食,食物的酸、苦、甘、辛、咸,蔬菜的青、赤、黄、白、黑都要调剂好。俗话说:“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调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一日三餐也定时、定质、定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动静平衡:“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万病起于过用,太过不及均会生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性为情本,情为病困。”“百虑愁眠”,安心安神宁静自然心态平衡,经常保持心理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机体平衡:练各种功法治病健身也是为了机体平衡。有的功法是用衰减法,有的是用补益法,这两者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平衡,但使用的方法却是一补一泻,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泻者,虽然也达到平衡,却是以削损身体阳能(多余)为代价。补者,是以增补虚损(不足)为手段达到平衡,在调整平衡中提高身体素质,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起居平衡: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是生活规律的诠释。大自然赏赐给人类太阳和月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就决定了人体的生物钟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即白天上班工作和学习,黑夜回家团聚、睡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按现代时间表示是:早晨6~7点起床,晚上9~10点钟睡觉。不要昼夜颠倒,按部就班对人体健康会有大大的好处。

环境平衡:机体与环境要保持平衡,要保护大环境,创造小环境,如人体要经常注意避暑和御寒等,山清水秀,世外桃源好养生。

平调阴阳:中医治病,一般也采用衰减平衡的办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重在调平阴阳。因此,不是急性病和非吃药不可的病,一般不吃药,体疗食疗比药疗好。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