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营养科普 > 究竟常吃的大枣药性如何?常吃大枣有什么好处?[图]

究竟常吃的大枣药性如何?常吃大枣有什么好处?[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4:35 大枣补血感冒

很多人应该都吃过大枣,大枣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有人用大枣来炖过银耳汤,就是煲排骨汤时也会加入几颗大枣,大枣的养生保健功能也很多,估计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对于那些经常吃大枣的人,是否了解大枣的药性呢?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一下。。

究竟常吃的大枣药性如何?常吃大枣有什么好处?(1)

1、大枣的药性

大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

大枣对身体有很多补益作用,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病后体弱、贫血患者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可以通过大枣调理身体。但是,大枣属于药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独特的药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辨体质,一律用大枣进补,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帮倒忙。尤其下列4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枣:

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难以清除,进而加重上述不适。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爱上火的人。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大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

感冒初期患者。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若此时食用大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

糖尿病患者。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枣。

可见,大枣的药性还是非常好的,它不仅味道好,还会有治病等养生价值。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大枣再好吃,也不是人人都适用的。而且大枣吃多了容易引发上火,所以,我们在吃大枣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2、大枣补血误区

补血误区之一:大枣补血后果好

首先要阐明,贫血患者吃大枣是有利益的,就像吃苹果或葡萄等其他水果一样。然而,如果你指望大枣施展特殊的补血作用,甚至医治缺铁性贫血,就像猪肝或肉类那样,则是毛病的。

大枣(鲜)的铁含量在水果当中算是比拟多的,为1.2毫克/100克。但是,像其他动物性食物一样,大枣中的铁接收率极低,不能被人体很好天时用。

大枣(鲜)中维生素C(VC)含量是水果中的佼佼者,为243毫克/100克。而VC能增进铁吸收,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不外,正如上面已探讨过的,大枣(鲜)经常不能多吃,吃那么十粒八粒的大枣,对补血而言,纯属隔靴搔痒。

补血误区之二:大枣不能和胡萝卜一起吃

支撑这种说法的理由是,大枣(鲜)含有丰盛的维生素C(VC),而胡萝卜含有能破坏VC的氧化酶,所以两者相遇就下降了大枣的养分价值。

前两句是对的,大枣有VC,胡萝卜有氧化酶,但最后一句论断是错的。胡萝卜中的氧化酶破坏才能是无比有限的,连胡萝卜自身含有的VC都破坏不完,怎么会去破坏其他食物中的VC呢?

因而,如果然的那么在乎VC被损坏的话,“最佳的”策略只能是不要吃胡萝卜。可这也有问题,因为除了胡萝卜,黄瓜等蔬菜也含有破坏VC的氧化酶,那就连黄瓜等也一并不吃了?

可仍是不行,其他食物固然没有破坏VC的氧化酶,但也会有其他毛病,好比鸡蛋有胆固醇,肉类和牛奶有饱和脂肪…,都一并不要吃了?活活饿逝世吧。

补血误区之三:大枣含糖量高,因此大便秘结者不宜

首先,这句话的逻辑就是过错的。含糖量高,就会加重大便秘结?这怎么可能呢!大便里又没有糖,糖不会影响大便,两者不关联嘛。何况,含糖量高的食品亘古未有,又岂止大枣。

实际情形是,大枣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存在通便作用。所以,吃大枣(其他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也一样)是有助于缓解便秘的。

当然,实际才是测验真谛的独一尺度,那些便秘的人可以吃大枣尝尝鹿胎膏,看到底是加重了便秘还是缓解了便秘。媒体或“专家”们说来说去岂非不感到无聊吗?

小编碎碎念:你知道女性吃大枣可以补血吗?以上就是关于大枣补血的误区,那么你在夏季知道怎么补血了吗?以上这些补血的误区我们美眉们一定要远离哦。因此,我们也是希望更多的女性朋友能够重视这些补血的方法哦。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