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营养科普 > 西安成全国最热火炉,气温高达43度,热的受不了怎么办?[多图]

西安成全国最热火炉,气温高达43度,热的受不了怎么办?[多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7 21:03 气温天气太热

近些年来气候总是变幻无常,早期人们评的三大火炉城市已经全面改版,今年由西安荣登榜首,气温高达43度。天气太热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不仅让人没有好的工作状态,还会影响食欲、情绪等,导致人们易怒,那么当热的受不了时该怎么办呢?

西安成全国最热火炉,气温高达43度,热的受不了怎么办?(1)

1、西安全国最热

记者从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受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近段时间全国的高温中心位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西安正好处在区域的中心位置,因此短时间的地表温度甚至比吐鲁番还要高。有网友开玩笑说,“感觉这两天西安更像是‘火焰山’!”

从该图片看出,该气象数据中主要强调的是地表温度,而非天气温度,在最高时,西安达到67℃,吐鲁番为63.3℃,这与传统的气象预报温度有所不同。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明告诉记者,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地表温度,就是地面的温度,太阳的热能被辐射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热,对地面的温度进行测量后得到的温度就是地表温度。”李明解释道。

李明表示,地表温度还会由所处地点环境而有所不同。太阳的热能被地面吸收后,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是空气中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直接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使空气增热的作用极小,因此会导致地表温度都会高于气温。

7月上旬西安高温创多项第一 持续高温造成地表高温

西安最近的气温究竟有多高?从记者最近刚刚拿到的一份气象数据可以看出一二,陕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蔡新玲表示,7月以来陕西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单7月上旬就出现10个高温(≥35度)日,全省96站中89站出现35度以上高温天气,先后有529站次高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高温站次第一高值年。40度以上高温有70站次,亦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高值年。

因此对于西安来说,最近的持续高温的确属于近年来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而地表温度中,持续的高温,以及早晚温差较小时,更有利有地表储存温度,因此造成西安的地表温度较高也就“顺理成章”。

据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预报服务科科长张宏芳介绍,未来一段时间陕西多地仍旧是持续高温的状况,在本月26日以前高温天气不会有大的改观,提醒市民出行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西安成全国最热火炉,气温高达43度,热的受不了怎么办?(2)

2、吃些解暑水果

1、西瓜

西瓜味甘性寒,有利尿、消暑、除湿的功效。西瓜败火,适用于外感暑热而发烧、多汗,饮用几杯西瓜汁,可使人心清气爽、情绪平静,是夏季人们主要的解暑水果。

2、梨

梨有生津止渴、清热降火、润肺去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夏季吃梨,有很好的降压、镇静作用。此外梨还含有丰富的糖分和多种维生素,可增进食欲。

3、椰子

椰汁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还能利尿消肿、止呕止泻。对于夏季脾虚倦怠、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4、香瓜

香瓜也是夏季解暑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糖分、矿物质和维生素C,具有消暑热、解烦渴、利小便的功效。

5、哈密瓜

哈密瓜味甘性寒,具有利便、益气、消暑止渴、清肺热的功效。哈密瓜中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能增强皮肤的抗防晒能力,减少黑色素形成,具有美容防晒的功效。

西安成全国最热火炉,气温高达43度,热的受不了怎么办?(3)

3、日常要多补水

(1)适量多次补水

不要等到感觉很渴的时候,才大口喝水。一次性大量进水会淡化胃酸,减少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杀菌。家长应督促儿童时时补水,每次不超过200毫升,帮助孩子的机体充满水分。

(2)切忌空腹饮冰水

众所周知,早晨起床后第一样入口的食物应该是水。然而,夏季人们爱吃较冰冷的饮品,特别在一夜消耗后口中干渴,此时切忌空腹饮 冰水。小儿胃肠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当冰水进入空腹后会引起胃肠道血管收缩,胃酸、胃液及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和胃口。

(3)多补盐、少加糖

夏季大家都爱吃冷饮,甜味的雪糕和含糖的饮料是女性朋友们的首选。但夏日汗液流失严重,汗液中含有盐分,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影响了代谢,使人乏力疲倦。

(4)多食蔬果、少煎炸油腻

夏季饮食应重质而不重量。营养要丰富,可以以新鲜蔬果为主,烹饪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同时,补充适量的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优质蛋白。

西安成全国最热火炉,气温高达43度,热的受不了怎么办?(4)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