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播非常快的传染疾病,其中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非常容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而许多人例如一些家长对于这种疾病却并不是非常了解,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手足口病。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轻症患者:可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及胸片。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中药等,它们作为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作用。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复发。常用的药物有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药物。抗感染治疗:局部可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支持疗法:加强营养、补液。并加强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
1.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类似,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2.一到两天后在手、足、口腔、咽、软腭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水疱、皮疹,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
3.也有的患儿不发热,仅以皮疹为主要表现,个别儿童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4.当孩子出现下面6种情况,请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5.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6.呼吸困难。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让皮肤受到二重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退热期、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高烧不退时,应遵医嘱运用药物降温。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温以偏温略凉为宜,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避免辛辣。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