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食物,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功效,有的食物吃了能抵抗疾病,有的食物吃了能减肥,还有些食物吃了对身体好,跟具有进补药效的补品差不多,我们经常吃的海鲜也有很多种类的,那哪些海鲜吃了能起到进补的功效呢?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1、鳝鱼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而且,鳝鱼富含DHA、卵磷脂、维生素A和铁。对于糖尿病人来讲,其脂肪含量少,含有的“鳝鱼素”还有调节及稳定血糖的作用。
买鳝鱼时要挑游得欢实、中等大小的,其死后会产生组胺,易引发食物中毒,最好现杀现烹。另外,术后伤口未愈或有皮肤病的人尽量少吃。
2、虾
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虾中还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秋天的虾肉质鲜,口感佳,而且富含镁和钙等,能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虾的做法很多,做汤、爆炒、白灼都不错。但提醒大家,虾头尽量少吃。由于污染问题,近海的虾中可能会蓄积部分砷、汞、铅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大部分集中在虾头。
3、秋刀鱼
秋刀鱼肉属优质蛋白,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秋刀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据分析,秋刀鱼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而秋季的秋刀鱼营养价值最高。有提高大脑机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家里若有烤箱的话,不妨试试箱烤秋刀鱼。需要注意的是,有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可能会增加代谢负担。
总结:3种海鲜食物,常吃对身体好,可以预防秋季心血管疾病,文章的食物,不防常吃哦。
误区一:进补万能,惟补为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是福”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科学进补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随着健康投资力度的增大,盲目进补的现象也是日见增多,进补中也时有误区存在。有人认为,“吃补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而且是越补越好,甚至连治病吃药,也是“喜补而恶泻”,迷信“药补万能,惟补药为是”。这显然是一个明显的进补误区。补品,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但不是任何人,任何病症都可以应用的,更不是包治百病,长生不老的灵丹。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会遭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就不能一味的进补了,必须根据病情,选用药物祛除病邪,使邪去而正安,祛邪治病的中医疗法适用于邪盛而正气未衰的情况。病邪的范围十分广泛,风、寒、暑、湿、燥、火、痰饮、瘀血、宿食等是常见的病邪。只有祛除病邪,才能邪去正安,人体归于健康。
宜祛邪不宜进补的病症有:热盛高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消化道出血、急性胆囊炎、急性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4千帕)等病人。有些虚弱多病者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正气的不足,又有病邪的侵袭和阴阳的失调,此时必须扶正与祛邪结合,综合运用调养方法,使邪去正复,才能恢复健康。
误区二:无疾进补,胡乱补
“人人都需要进补”吗?显然不是。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虚不补”。身体不虚的健康者,脏腑、阴阳、气血应该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补品虽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但中医用补药还是用其气味之偏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若身体不虚者贸然用之,原本正常的平衡补打破了,反而会产生阳盛或阴盛的病理变化。所以没有虚症的健康者,要保护和促进健康,首先要学会自我保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平衡心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地选用食物以用于养生保健,是可以提高生命质量,进一步促进健康的。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过度劳心、劳力,久而久之,出现体质下降,容易感冒、疲劳,情绪易于波动,食欲下降,头晕耳鸣,晚上睡觉不香,白天提不起精神,经常感到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但到医院里用食品作检查,却什么都查不出,可能完全正常,也可能某些指标处于边缘状态,这种没有疾病的客观指标,而有较明确的主观症状的情况,就是“亚健康”状态,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虚症”存在。西医往往无药可医,中医则可根据各人的临床表现,进行辩证论治。在建立健康合理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以合理的调补,可以阻止“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体质的改善,活力的增加。
误区三:多多益善,过量进补
补品有益于人体健康,那么进补之际,补品是不是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呢?其实进补用药有缓急之分,对急性虚脱者,宜大补峻补,以救脱固阳,敛阴复脉,而对一般慢性虚弱,或进补以图强身者宜小剂量缓慢调养。长期或过量服用补药,也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后果。如大补元气的人参,尽管动物实验表明其毒性很小,但因过量服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仍时有所见,连续过量服用人参粉可致失眠、抑郁、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性功能减退、体重减轻等。
补药不宜过量服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也不宜过量服用。不要因为某些食品对自己有补益作用,就恣食无度,或急于取效,大量进食,一次进食量过多,会损伤脾胃,有害无益。“饮食有节”,懂得食养之人,应细水长流,这样对机体的吸收利用才有好处。
误区四:补药分贵贱,贵功越优
有些人对补品不甚也解,常用价格的贵廉来区别补药的优劣,如冬令在服用膏滋药时,常有病人拿着处方来询问医生:“为什么我的膏方这样便宜?”其实,膏方是个体化滋补品,每张膏方的用药是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而选择用药的。膏方优劣的区分,在于其辩证是否准确,用药是否合理。
药症相合则补而有效,用药效果与药物价格丝毫无关。只要对症,价廉物美也是优质补药。药症不合,虽是天价,也是劣药。膏方如此,选购补药也是如此。虚症病人不宜补药价的贵贱所迷惑,如同为人参,其价格之异相差甚远。元气暴脱者宜用价格昂贵的野山参;阳虚畏寒者宜用高丽参或红参;气虚乏力者宜用生晒参;气阴两虚、神疲内热者宜用西洋参。哪一种人参对您为优,您就需要哪一种人参,全与价格无关。又如有滋补作用的阿胶、龟版胶、鳖甲胶、鹿角胶均为血肉有情之品,称为“荤膏”,其中阿胶滋阴补血;龟版胶滋阴生血;鳖甲胶滋阴退热、软坚散结;鹿角胶温阳益精、强筋骨。此四种胶中,阿胶价格相对较便宜,后三种价格较贵,但不能说后三种胶优而阿胶劣,只是各有其适应范围而异。选用对症,虽价廉也效优,如阿胶对妇女血虚者就为上等优选之品。故对补药不宜迷信价格,应重视其实际效用。
误区五:“药补不如食补”还是“食补不如药补”
中医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之不同,民间有“药补不如食补”或“食补不如药补”的不同看法。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判断。
食补是以食物作进补之用,通过调整病人的饮食,达到健脾益胃、增进食欲、恢复健康、保养身体的目的。就一般而言,食物的气味多较平和,而且大多数的食物已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适用了,因而即使长期服用,其弊端也相对较少。
药补则是以传统中药中的补益药作为进补之用,通常称作“药物进补”,简称“药补”。药补既适用于治疗各种虚症,也用于保健强身养生。中药四气五味一般人不易掌握,用之不当则易造成机体阴阳不平衡。但若以此而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则大错特错了。补益药用之得当,其补益作用比一般食物的作用更强,尤其对虚症较甚者,药补在某种情况下比食补更为适宜。
所以,食补、药补各有所长,对食补和药补应辩证地看待。进补之际,能药食兼顾,其效果可能比单用食补或单用药补更好。
误区六:盲目相信广告
广告中,关于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包治百病”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
保健品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药品。在国外,对这类保健品称为“功能食品”,它既不能针对某一种疾病有效,也不能使你在原有健康的基础上更加强壮。它仅能使你的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误区七:进补等同于养生保健
只有身体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补,营养充足、无病无痛的人,就不必吃补药了。这好比衣服残破要修补,不残、不短、不破、不洞穿的衣服,无需缝补。过去许多长寿者,居于深山老林,粗茶淡饭,照样身强体健。反过来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到清代,酷爱进补的短命天子倒不少。
误区八:用补品代替一日三餐
人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绝不能仅仅依靠营养补剂。《皇帝内经》就明确指出:补品只能用于调养虚弱的体质,机体的营养供给,还得让位于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饮食。现代营养学证明,只有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能使你的营养均衡。
误区九:用进补代替锻炼
医学家对人们提出忠告:“生命需要运动,只有配以必要的体育锻炼,营养补剂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因为无论是正常营养的摄取,还是营养补品的吸收和利用,都必须依赖于人体健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功能。有些人缺乏运动,体质虚弱,胃肠消化功能差,代谢利用率低,吃下了营养补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会因体质虚弱或进补不当而产生副作用或反作用。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