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因为孩子比较小,一旦生病,父母都会不知所措,担心随便用药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健康,但是不用药,却又担心小病拖成大病,那就得不偿失了,那么幼儿能不能用抗菌药治疗疾病?小儿慎用四类抗菌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儿科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等。它们抗菌谱广,安全性较高,应用广泛。除以上几类抗菌药之外,还有一些抗菌药,儿童需慎重使用。
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这类药物适用于多种临床常见的细菌感染,但因为它们具有耳、肾毒性,可能引起听力、肾功能损害,儿童应避免使用。如临床需要又无其他药物替代的情况下,应在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发现问题立即停药,婴幼儿使用时必须监测血药浓度,以便医师及时调整给药剂量。
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等。新生儿的药物代谢酶系统未发育完全,使用这类药物会增加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应禁用。处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并不完全,用量也要酌情减少。
氯霉素。新生儿的肝酶系统未发育成熟,肾脏排泄功能差。使用这类药,易因血药浓度过高发生灰婴综合征。
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这类药物广泛用于成年人抗感染治疗中,但是它们有引起关节病变的风险,不适宜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药物代谢不如成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有些成年人可以应用的抗菌药物,儿童则须慎用或禁用。家长在小儿生病用药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能擅自更改用药,更不要将大人的药给小孩子。
误区一:孩子只要发热就应该应用抗菌药物
很多家长认为抗菌药物是万能的,孩子只要发热,用了抗菌药物就能退热。很多原因可能引起孩子发热,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有时候孩子的长期发热(发热超过2周)可能是风湿类疾病、肿瘤引起的,这时抗菌药物也是无效的。
误区二:不能给孩子用抗菌药物
有些家长对抗菌药物怀有天生的敌意,认为抗菌药物毒副作用很大,坚决不给孩子用。事实上,细菌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中耳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是必须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一旦不给予抗菌药物或延迟给予抗菌药物,就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肾炎、败血症等。
年幼的孩子,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中,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当孩子发热时间较长,呼吸道症状又较重时,即使血常规检测符合病毒感染,为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医生也可能会经验性地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口服。
误区三:孩子用了抗菌药物后只要不发热了就可以停药
有些孩子去医院就诊后,医生给开了抗菌药物,回家用了后体温正常了,家长马上停用抗菌药物了。其实,不同的疾病疗程不同。比如,急性细菌性咽炎疗程3~5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程7~10日,肺炎疗程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日。
误区四:父母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孩子就一定会对该类药物过敏
在门诊工作中常见到,孩子的父母告诉医生,“我对头孢过敏,我们家孩子肯定也会对它过敏,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我从来没给他吃过头孢类药物,这次您也别给我们家孩子开头孢类药物吧。”这其实也是一种误区。
误区五:阿奇霉素是抗病毒的
“医生:您为什么给我家孩子开阿奇霉素?它是抗病毒的吗?”其实,阿奇霉素能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除了常见的细菌外,对支原体感染有着独特的疗效,但对病毒无效。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头孢类药物对它没有作用,但阿奇霉素就很管用。阿奇霉素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因为药物代谢慢,所以每日只需1次用药。对一些喂药费劲的患儿来说,就能帮助父母减轻不少负担。但是,阿奇霉素一般胃肠反应较大,有些孩子吃完了胃肠道可能会产生不适。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