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怎样从女人的内分泌物看出妇科病?妇科炎不能吃哪些食物?[图]

怎样从女人的内分泌物看出妇科病?妇科炎不能吃哪些食物?[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6 14:08 妇科病女性私处

现如今,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已经是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了,女性朋友们也都有自己的饿责任,承担着不低于男人的社会压力,女性自身的健康问题却不太清楚,其实,女人可以从自己的分泌物自检妇科健康,那么,怎样从女人的内分泌物看出妇科病?妇科炎症不能吃哪些食物?

怎样从女人的内分泌物看出妇科病?妇科炎不能吃哪些食物?(1)

1、妇科病与女性私处分泌物

为了将不正常的分泌物同正常的分泌物区分开来,应该知道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有正常的分泌物出现。如果没有,女性私处里就会像羊皮纸一样干瘪多皱了。就像嘴需要唾液一样,女性私处也需要润滑。

仔细看看你的分泌物是这样变化的吗?

周期从月经初潮的第一天开始算,最初的几天很难将正常的分泌物与经血区别开来。月经过后,就觉得很干燥,也就是说没觉得有什么分泌物,内裤上没什么痕迹。其实虽然没有发现什么,但女性私处还是从内壁的脱屑和分泌物的渗出等方式自行调节女性私处的湿润。这时宫颈没有粘液,呈酸性,精虫在这里不能成活。

过了几天,接近排卵期了。宫颈开始分泌粘液流到子宫,用来润滑子宫内壁,给精虫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时分泌物增多,还从女性私处流出来,从内裤上就能看到痕迹。内裤被浸透了,大小阴唇很湿润。如果你想观察一下分泌物的情况,用卫生纸擦一下女性私处就会发现,这些分泌物是白色的,淡淡发黄、发粘、清稀发亮,有时好像呈淡奶油色,量也不大。随着排卵期的临近,分泌物也增多,清亮粘稠。取一点观察一下,发现它像润滑液一样粘稠而有弹性。

一般人在判定白带时都是以留在裤底颜色作为指标,但有时是被尿液着色,看起来接近黄色,有时是因为正处排卵期分泌物较多且浓稠,但有时确实是一些感染所造成的,你该如何知道你的颜色和量是否正常呢?

其实女性的女性私处平时就是保持在一种湿润的状态,本会有一些少量透明接近白色、无臭的分泌物由女性私处口分泌出,这种黏液就称之为“白带”。正常的白带:正常的白带也会随着生理周期而有些改变,以下几种状况白带自然会呈现较多的状况:

排卵期的白带:在排卵日前一两天分泌会增多,且排卵日当天会有较浓稠,如鼻涕一般的分泌物,若是用手拉开拉至10-15公分的弹性,这表示正值排卵日(也可依此来判断排卵日)。

怀孕期间的白带:怀孕期间妇女也会有较多量的白带。或是在月经要来的前几天,或是当天分泌物会较多也会有较深的颜色。有可能疑似是女性私处炎或子宫颈炎的分泌物形态

1、像牛奶般的颜色,黏稠,中量到大量,不痒,有可能疑似是女性私处炎或子宫颈炎。

2、白色乳酪状,浓稠,略带甜味,女性私处有些搔痒,有可能疑似是念珠菌感染。

3、呈黄绿色,稀薄带有泡沫,味恶臭,经常有女性私处搔痒,有可能疑似是女性私处滴虫感染。

4、褐色,水状,带有霉味,疑似是女性私处炎,或是子宫内膜炎或是子宫内避孕器所造成。

5、灰色带有血丝,稀薄,少量到大量,味道难闻,可能是子宫颈炎或女性私处中的感染发炎。

当出现如上述2-6项的情况时,你就必须立即就医,由内诊来判别,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或是电烧来治疗。如果它是无臭、淡色、也不会引起女性私处搔痒的就算是正常的现象。但量多量少还是有些体质性的差异。一般情况的白带多,在中医的说法上是认为与子宫较寒、气血循环较不顺畅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从饮食与运动两方面来着手。

饮食:平日饮食可以避开一些较凉性的食物如:白菜、绿茶、白萝卜、瓜类、橘子等。

运动:多做骨盆运动,下腹部的运动也可以有效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对于女性经期的顺畅、痛经或是排卵的正常与否都很有帮助。

平常最好少用卫生护垫

另外,在个人卫生方面,最好的方式就是穿棉质透气的内裤,如厕后一定要擦干净,如果有使用卫生护垫也要记得经常更换,因为多加了一片护垫在内裤里,经常会使得女性私处的温到提高,更容易滋生细菌。女性健康,从这里开始>>>

2、妇科炎症的饮食禁忌

1、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2、忌饮白酒等刺激性饮料。

3、少吃刺激性食物。正常情况之下,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会自动去应付这些入侵的菌种。但是感染妇科炎症的女性,应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等,让免疫系统正常运动。

4、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了解了妇科炎症不能吃什么,女性也应该知道哪些食物该多吃。感染妇科炎症的女性应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