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幼儿 > 孕妇哪些东西不能吃?孕妇饮食注意哪些?[图]

孕妇哪些东西不能吃?孕妇饮食注意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22:16 孕妇孕期怀孕备孕

生过孩子的人应该都知道,从怀孕到哺乳其实是一个非常难熬的过程,一旦怀孕后就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有很多食物都是孕妇不能吃的,下面我们会简单介绍,怀孕的准妈妈们要注意哦,那孕妇哪些东西不能吃?孕妇饮食注意哪些?

孕妇哪些东西不能吃?孕妇饮食注意哪些?(1)

1、孕妇哪些东西不能吃

饮料类:咖啡因饮品、碳酸饮料

原则上,含咖啡因的饮品尽量避免,若忍不住很想喝,以美式咖啡为例,一天最好不超过一杯,因为其咖啡因含量较高;至于拿铁也不建议超过2杯。而其它饮品像茶类、巧克力等,则先试算其咖啡因,不过,还是尽量少喝。

至于碳酸饮料,像可乐、汽水等,由于糖分高、属于高热量饮料,除了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其中也含有咖啡因,从控制热量与咖啡因量等方面来看,都不建议饮用。

含酒精食物

长期有喝酒习惯的孕妇,也会造成宝宝的体重较轻。

酒精方面,最好完全不要摄取。像有人认为,睡前喝一杯红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较好。然而,酒会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对孕妈咪而言,血管的大部分血流是流到子宫,以提供养分给胎儿。举例来说,也许子宫分配到20%的血流,其它80%流到脑、身体等其它部位,可是喝酒后,皮肤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变好、血流平均打散,可能造成子宫的血流降低为15%。正常的胎儿或许不会造成什么问题;若胎儿本身不是那么稳定,也许可能会增加危险。

因此,长期有喝酒习惯的孕妇,会导致子宫的血流较小,间接的也会造成宝宝的体重较轻,因此,绝对要避免长期饮酒。另外,也有妈咪好奇,若偶尔小酌一、两杯是否适合?对此能避免就避免,包含用酒烹煮的食物,像烧酒鸡、姜母鸭等。」因为很难保证、确定食物里的酒精都被蒸发掉,若不小心喝到酒,都会致使血管的通透性改变,因此仍是不建议。

酸、辣调味料

有些孕期饮食认为胡椒、辣椒容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对此观点,要从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妈妈本身的饮食习惯,现在台湾有愈来愈多的新住民,而他们原来的饮食就偏酸、辣,不这样反而吃不下饭,因此不太需要严格禁止。

但有另一种情况是怀孕后,口味变得较重,此时在摄取要注意适当比例,例如:避免每餐都吃辣,餐点的调味较重时要记得补充足够的水分。再者,没有尝试过的食材、以前不曾食用过的调味,则要避免。

现在市面流行多种养生锅,如果孕妇以前不曾食用过,怀孕期间就不建议尝试。因为养生锅里含有多种香料、中药成分,而一般人不易清楚知道产地来源,无法确认那些香料或中药对子宫收缩、对于肠胃道是否会造成影响。因此,最好是避免所谓的「不明食物」,尤其以前不曾尝试过的。

至于胡椒或辣椒等调味,如果孕妈咪原先的饮食习惯偏辣,孕期食用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不小心吃得过辣,水分要多补充一些。

一般而言,这类刺激性食物不会造成胎儿的危害,因为它属于食物,入口消化后,大部分会被隔绝在胎盘之外,因此不用太过担心是否会影响宝宝。

海鲜类

有说法认为海鲜类会诱发过敏体质,常令孕妈咪退避三舍……,如果孕妇本身是过敏体质,或对某些海鲜曾有过敏纪录,其实不建议吃这类食物。

另外,有人说带壳的海鲜类会造成宝宝的过敏体质,目前没有这个理论根据。再者,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不接触这些食物,亦不代表宝宝不会有过敏体质。

其实,宝宝的体质在受孕那刻已决定了,有医学根据指出,想从后天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应从宝宝的食物着手而不是妈妈的饮食。例如:当宝宝出生后尽可能喂母奶。此外,正常来说会从4个月开始添加副食品,建议延长时间,前半年以母奶为主、先别添加副食品;如果妈咪无法喂母奶,则可考虑使用减敏配方奶,来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

至于海鲜类食物,若孕妈咪本身并非过敏体质,也确定这些食物不会引发过敏,其实吃一些无妨,不过最好别过量。另外,除了确定自己不会对这些食物过敏,虾、螃蟹、鱼类等要煮熟,千万别生吃,如此一来应不会有太大问题。

含添加剂食品

含添加剂食品,像罐头、方便面等尽量避免食用。一般而言,食品类会通过卫生署检验,应该很安全,偶尔吃没关系。不过要注意的是,罐头类食品为了要能够长期保存,可能会过甜、过咸,或添加防腐剂,使孕妇容易口干舌燥,因而让水分补充的需求变大,可能会造成妈妈的不舒服,如果不喝水,会口渴;喝水,会频尿跑厕所;此外,它所添加的化学成分也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还是尽可能少吃。

坚果类

怀孕期间容易牙痛,吃坚果类时要特别小心。

妈妈在怀孕期间由于钙质的消耗率高,可能会造成牙齿变得较松软,甚至变得不好,致使怀孕期间容易牙痛或产生其它牙齿问题,因此怀孕期间吃坚果类时要特别小心,建议整个怀孕期间少吃坚果类。另外,在怀孕初期3个月亦不建议食用麦麸,避免诱发过敏体质。

寒性食物

怀孕初期要小心,不要摄取到寒性食物,像青木瓜和薏仁等,可能影响胎儿的稳定度。以青木瓜为例,它会对胎儿的稳定产生危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流产;而薏仁,在中医来说也属于寒性食物,容易造成子宫收缩。也举之前曾遇过的案例,一位孕妈咪在初期怀孕时,胎儿不是很稳定,刚好不小心吃到薏仁,因而引发出血情况,也许出血原因不完全与薏仁相关,但还是尽量避免。

甜食类

甜食类最大的特点即是能源过剩,如果在体内堆积则会变成脂肪,尤其像蛋糕、饮料等高热量、经过加工的精致型食物,吃下去后,身体得花很高的能量才得以消耗它们。因此,为了孕妈咪的健康,最好少摄取甜食。至于水果所含的糖分,人体可以较为容易消化吸收,是属于可以被接受的糖分,但是别过量。

麻油

麻油具有去污排血的功效、能帮助排出恶露,也因此它是坐月子餐里很重要的食材。可是在怀孕期间,别吃到含有麻油的食物,以免造成出血,除了麻油,以中药食补来看,用人参或酒烹调的食物,以及生化汤等,都不适合在孕期中摄取。

未煮熟的蛋白质食物

无论生鱼片、或七分熟的牛排,没有煮熟的蛋白质,首先,担心其卫生问题;再者,未煮熟的蛋白质易引起过敏情况,所以最好所有食物都熟食。

2、孕妇饮食注意哪些

孕妈咪在怀孕期间,摄取营养时常会有过来人或长辈提供不同建议,像是一个人要吃两人份;或者多吃水果预防便秘,但真的是如此吗?

孕期多补充叶酸对胎儿有益?

怀孕前3个月到怀孕初期3个月

当宝宝开始发展他的神经系统,正是叶酸消耗量最大的时候。其实在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就要开始补充叶酸,直到孕期3个月。当怀孕3个月后,叶酸的需求量就没那么大,此时维持正常饮食即可。

孕期要一人吃两人份?

16周前,胎儿吃自己的「便当」

此观点并不正确。他解释,15、16周前,胎儿生长的营养来源几乎与妈妈无关,当受精卵着床后会产生卵黄囊,这是宝宝的「便当」,胎儿带着这个「便当」、吃这个「便当」,直到接近12、13周,胎盘逐渐形成、卵黄囊慢慢萎缩,这时,妈妈的养分才会开始经过胎盘、藉由血液的交换来到宝宝身上来。

因此,在15、16周之前,母亲所摄取的营养都不会来到宝宝身上,倘若母亲吃得过多,反而造成母体的负担,再者,也不建议孕妇吃太多,以免产生腹胀,胀气、便秘、害喜,恶心、呕吐的问题。尤其有害喜情况的妈妈,反而建议少量多餐来改善孕期的不舒服。

吃太多水果会变胖?

饮食均衡+水果

顺应时节、食用当季水果,应是安全的。

天然水果的含糖量很固定,比较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水果有被注射生长激素,不过,只要顺应时节、食用当季水果,应是安全的。另外,虽然水果本身的甜度是容易消耗的果糖,但不能将水果当正餐,除了糖分过高,还会影响其它维生素的摄取,使自己没有胃口摄取其它食物而形成偏食。原则上,只要饮食均衡,正餐后吃水果是没问题的。

均衡、新鲜、营养、卫生

怀孕期间的饮食,主要着重在营养均衡,外食族或偏食族的孕妈咪可适度补充孕妇综合维他命。另外,建议在怀孕初期3个月补充叶酸;待3个月后再停掉叶酸、开始补充维他命

除此,孕期别轻易尝鲜,不明食物或不曾尝过的食物要避免。他举例:如果习惯吃住家附近市场的鱼,有天,突然朋友送来一条日本的鱼,则建议别吃,因为不确定是否会对鱼的蛋白质种类产生过敏。

另外,已知道会引发自身过敏的食物,最好别食用;而食物的烹调,最好别生吃、以熟食为主,毕竟难以确认其卫生条件,以及食材的新鲜度。基本上,饮食主要掌握均衡、新鲜、营养、卫生等原则,孕期的饮食其实可以很健康、很多样化,孕妈咪也不会觉得处处受限制。

3、严重害喜尽快就医

出现害喜症状时,有些孕妈咪吐完以后会觉得舒服、轻松,可以继续进食;但有些妈咪可能吐到头昏眼花、甚至呕吐物出现异常颜色。当孕吐、害喜到什么情况就需要就医?

1.头晕

当孕妈咪害喜几次以后,开始出现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的情况,觉得头昏脑胀,可能随时有晕倒、休克的状况,此时必须就医治疗。

2.体重下降5%~10%

有些妈咪吃完东西就呕吐、甚至连喝水都会吐,严重到完全无法进食、造成体重下降5%~10%,可能需要住院注射点滴以补充营养。

3.电解质与酮体异常

若呕吐情况过于严重,建议孕妈咪抽血、验尿,检测电解质与酮体是否正常。一旦检查出电解质不平衡或发现小便异常,例如:尿液验出酮体,代表新陈代谢异常,必须尽快就医让医师检查评价是否住院治疗。

4.呕吐物有鲜血

呕吐物出现鲜血,可能是吐得太严重而造成食道灼伤,由于食道附近有小血管,当孕吐频繁或太过于用力,可能造成轻微出血,不过没有关系,待孕吐好转伤口会慢慢愈合,孕妈咪别过于紧张,但如果孕吐血量比较多时,最好还是让肠胃科医师检查为妥。至于吐出咖啡色物质,可能是患有严重胃炎,建议至肠胃科就诊。

5.剧烈呕吐超过24小时

通常呕吐超过24小时即属于孕吐严重,当孕妇感到很不舒服,不妨就医打止吐针、注射点滴补充营养,否则当呕吐过于严重而造成电解质不平衡、尿液出现酮体,则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