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饮食的基础就是需要一套安全卫生的餐具,而小宝贝们刚刚学会餐具,要使用儿童的餐具。小孩子的餐具款式多,花样多,给宝宝买餐具,首先要选择宝宝喜欢的餐具,再就是看看餐具的材质,那么,家长如何给宝宝买餐具?下面来看看。
1.别挑“三无”餐具
尽管所有制造商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的产品绝对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餐具时,一定要选择信用度高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不可图便宜给宝宝买“三无”餐具。
给宝宝买餐具别挑这5种
2.别挑玻璃、陶瓷餐具
用玻璃、陶瓷做的餐具,美观又安全,但由于宝宝的小手还十分笨拙,“失手”便可能频频发生。给宝宝使用这类餐具,一方面会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还可能划伤孩子,此外也容易使孩子丧失学习自行用餐的信心。
3.别挑难清洁的餐具
有些餐具由于形状、设计或质地上的原因往往不易清洗干净,或不能进行高温消毒,因此,油污和细菌比较容易附着在上面,所以也不是儿童的理想餐具。
4.别挑过大或过小的餐具
过大的餐具孩子的小手不易掌控,而过小的餐具又可能使孩子用餐时汤汤水水溢出,等于是人为地给孩子学习自行用餐增加了难度。
5.别给孩子用大人的餐具
一般餐具是为成年人设计的,无论从体积还是重量上对孩子都不适合。此外跟大人合用餐具的另一害处是:容易把大人的疾病传染给孩子。
给宝宝买餐具,安全、适用很重要,一定要综合考虑宝宝的使用状况,而不要单单凭自己的喜好购买。
宝宝偏食原因1、因提前吃了香甜食物而产生口味偏好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幼儿挑食原因。宝宝的味蕾敏感度远远超过成年人,他们即便从成年人感觉淡而无味的母乳中,也能喝出香甜的滋味来。实际上,过多的盐对婴幼儿未成熟的肾脏具有毒害作用,味精鸡精之类调味品也会干扰婴幼儿的氨基酸平衡,糖对营养平衡也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一岁以内的宝宝,无需给任何盐和糖,直接吃食物的清淡原味就可以了。如果不给人工调味食物,连甜味的果汁也稀释到淡甜再喂孩子吃,那么孩子会非常喜欢胡萝卜泥和蒸南瓜的淡淡甜味,喜欢玉米糊和糙米粥的清香,喜欢鸡肉糜和鸭肝泥的鲜美。父母应当从六个月起,循序渐进地给宝宝尝试各种各样的清淡天然食物,培养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各种食物的原味。
但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把宝宝当成宠物一样取悦,给孩子吃各种自己觉得好吃的加工食品,而且认为小孩子天生就该吃甜食,做食品的时候故意加入白糖,给孩子吃含有各种添加剂、糖、香精、增味剂的加工食品。这些食物连大人都觉得味浓,对孩子更是一种极大的味觉刺激。而孩子一旦习惯这样的味道,往往就会追求甜鲜香浓等味觉刺激,不肯再接受天然食物的味道。
宝宝偏食原因2、受环境影响对食物产生口味偏好
孩子偏食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人对食品的各种议论,都会无意间被孩子听到,对食物产生各种看法。
比如说,孩子没有鉴别力,还特别容易受同龄人的影响,所以电视上各种零食的有趣广告,孩子很容易全盘接受,因为电视里的小朋友们都吃这种食品。又比如,父母亲友都认为牛肉是至上的美食,孩子就不太可能对牛肉产生反感,相反他会以吃这种食品为荣。父母自己就不喜欢吃青菜,孩子也容易对青菜感情疏远。如果父母亲友当中有偏食现象,而且这种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宽容,那么宝宝就会认为挑食偏食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这是表现自己与众不同、获得更多关注的一种方式。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些父母甚至在孩子面前鄙视那些不挑食的人,认为“什么都吃,真低级”,孩子自然就会认为,挑食才说明自己高贵,自己受宠。
宝宝偏食原因3、因食物味道过浓而产生反感
前面说到,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味觉更为灵敏,这也意味着对食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更为敏感。一些成年人认为“好吃”的浓味食品,幼年的孩子可能感觉刺激过度强烈,从而本能地产生拒绝。蒜苗、芹菜、香菜、青椒之类味道独特的食物遭到反感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因此,在儿童上学之前,特别是1~3岁的幼儿期,应当为他们准备味道淡于成年人的饭菜,也不必强求他们马上接受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只要家里常备这些食物,大人们正常进食这些食物,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耳濡目染,早晚会慢慢地接受它们。
宝宝偏食原因4、因烹调不当产生反感
如今很多父母烹调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不擅长烹调很多食材,也难怪孩子不爱吃。比如说,好好的青菜,做得口感塞牙,味道奇怪,宝宝觉得别扭也不难理解。有的孩子觉得家里做的某种菜不好吃,一直拒绝食用,但某日在别人家里或餐馆里,吃到这种食物的另一种做法,很可能就会欣然接受。一位妈妈曾经告诉我,她的宝宝以前不肯吃她炒的蒜蓉小白菜,但换了鸡汤煮小白菜的方式,宝宝突然爱吃了。我一听就明白,她把小白菜炒老了,菜梗太韧性,而且蒜的味道宝宝也不喜欢。鸡汤煮的方法能让菜变软,有鲜味,没蒜味,所以宝宝就接受小白菜了。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