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宫颈糜烂有哪些症状?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哪些?[图]

宫颈糜烂有哪些症状?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2 17:28 宫颈糜烂妇科生育

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的一种,会对生育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调理恢复,那么宫颈糜烂的症状有哪些?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哪些?宫颈糜烂的症状表现有很多,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治疗恢复,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宫颈糜烂的症状,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吧。

宫颈糜烂有哪些症状?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哪些?(1)

1、宫颈糜烂的症状

一、轻度宫颈糜烂

轻度宫颈糜烂其糜烂面一般小于整个子宫颈总面积的1/3。主要表现是白带增多、颜色发黄,由于病原体不同,白带会发生质、量、色的改变。无色或是乳白色,为鸡蛋清状,带有点腥味或无味的是正常的白带。所以,平时要注意做些细微的观察,和做好防御及检查的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健康。

二、中度宫颈糜烂

中度宫颈糜烂的糜烂面占整个子宫颈总面积的2/3。此时,患者的会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发黄,粘稠有异味等现象;有炎症刺激外阴的话还会引起瘙痒;糜烂面充血明显,颜色鲜红或容易出血时,会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及不规则女性私处流血。这是患发宫颈糜烂的几种症状之一。

三、重度宫颈糜烂

重度宫颈糜烂则是宫颈的糜烂面积在整个宫颈总面积2/3以上的。其也会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发黄等现象,但其白带质地粘稠且有臭味。有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会出现夹血丝的白带,在同房后存在接触性出血及不规则女性私处出血,还有尿频、尿急等现象。

2、宫颈糜烂的治疗

1、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可选用抗生素局部上药,如灭滴灵、磺胺类药、呋喃西林等。以中药治疗宫颈糜烂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疗效也不错,多选用一些验方、配方,加工成药粉或栓剂,置于棉球上,敷贴于糜烂面上。一般每周上药2次,治疗期间女性私处黄色分泌物较多,但不应有异味。治疗多从月经干净后开始,连续上药一月,月经期停用。

2、物理治疗: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的优点。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患者。常用的方法有电熨法、激光疗法、冷冻疗法。

物理治疗手术前要常规消毒外阴、女性私处、宫颈,术后由于排液量较多,因此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在创面尚未完全愈合前禁止性生活、盆浴和女性私处冲洗,这一般需要4~8周。治疗后每月复查1次,检查创面愈合情况。

3、传统手术治疗:如果上述治疗无效,或有宫颈肥大,或糜烂面深而广,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等传统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目前已很少采用。

4.高频LEEP术

高频LEEP术五大优点:

一次性根治。不会复发,告别了传统手段疗效不理想、疗程长、容易复发、久治不愈等缺点;

创伤小。对宫颈正常组织无损伤,切口平滑,不留瘢痕,不影响生育功能和夫妻生活质量;

痛苦小。没有疼痛,手术并发症(出血、感染)少;

疗程短。手术时间短,5分钟即可完成手术;

组织标本完整。不易产生传统电刀切割时组织被拉长、碳化现象,可以得到不影响病理检查的完好的组织标本。

5.BBT消融术

BBT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手术,不仅对周围组织无损伤,治疗过程无疼痛,术后不留瘢痕,且能较好地避免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具有术后不影响生育功能的优点。它完全告别了通常采用波姆光、激光、冷冻或敷外用药等传统手段疗效不理想、反复复发久治不愈等缺点。

3、宫颈糜烂的预防

一、讲究性生活卫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同房。

未婚女子由于处女膜的屏障作用,细菌很难侵入,所以很少发生宫颈糜烂现象。有了性生活后,女性私处相对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就给了细菌可趁之机。正常的、讲究卫生的性生活是不会给女性带来任何危害的,因为正常的精液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而且女性的女性私处也有自净自洁作用。但是,如果性生活时不注意清洁卫生,病菌侵入女性私处,就增加了女性患生殖器官炎症的可能性。

二、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婚后女子分娩或流产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裂伤。虽然有时裂伤很小,当时并没有引起任何症状,但却给病菌打开了入侵之门,以致日后引起宫颈发炎。由于炎症的刺激,局部分泌物增加,宫颈长期浸渍在炎性分泌物内就会引起糜烂。此外,婚后的一些手术或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如人流手术、诊断性刮宫、宫颈扩张术等,也可能导致宫颈损伤、发炎。

三、凡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积极治疗。

四、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

五、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六、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