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都不怎么吃饭,但是却并没有叫饿,后来才发现,他自己偷偷的吃零食,这样下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家长不可能24小时盯着孩子,该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少吃零食,甚至不吃零食呢?
一、零食更可口,但影响正餐,破坏了孩子饮食习惯,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
二、零食吃太多,孩子会不吃饭,吃饭困难。
三、零食糖类,食品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等含量多,吃太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一、情商专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指出,从性质上讲,吃零食行为与自我抚摸行为的机制是相同的,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产生一种带来欣快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另一方面,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做咀嚼和吞咽运动的时候,可以使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中心转移,最终使身心得以放松。
二、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了零食不好好吃饭,所以对零食坚决 say no;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哭闹,用零食哄孩子;更有甚者,怕孩子营养不良,耽误长身体,故意让孩子吃各种零食。这些不恰当的做法其实都源于没有搞清楚孩子对零食的真正需求。
一、既然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零食都有需求,那么家长就要对这种需求给出回应。心理学认为,人的某种需求越是被压抑,需求就会变得越强烈。放纵和故意让孩子吃零食固然是不可取的,但适当的满足孩子吃零食的需求,会有效降低他对零食的关注度。
二、控制好零食的量和进食的规律,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也不会养成乱吃零食的坏习惯。孩子还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按体重计算相对地比成年人多。但孩子胃肠道的容积小,消化能力相对差,一吃就饱,所以一次吃不了很多的食物,而且孩子活泼好动,不一会儿他肯定又觉得饿了想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到正餐,那么不妨给宝宝一些零食,既满足了他对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又缓解了燃眉之急。
度的把握往往成为家长的一个难题,到底什么时候给孩子吃零食,吃多少,吃什么?这个因人而异,但建议每位家长都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比如吃完饭1个小时后才能吃零食,每次只能吃1个,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如果不按照规则进行,要给出一些适当的惩罚。这里所讲的惩罚,仅仅是指短暂剥夺孩子吃零食的需求。 这样既有效的解决孩子吃零食的需求,又能锻炼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家长控制自己吃零食的数量和节奏。如果家长爱吃零食,而且是毫无营养的膨化食品或者碳酸饮料等,而且吃起来无节制,就无法管教小孩不吃。所以,家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
二、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如果正餐规律,而且美味难挡,肚子就被美食填满了,就没有空间容纳零食了。
三、把多余的零食收起来,让孩子够不到。家长如果教育孩子管住嘴,但是却把零食放冰箱等容易找到的地方。孩子的自制力其实很难起作用。
四、口径一致。在零食控制上,大人间要保持一致,不要爸爸妈妈不让吃,爷爷奶奶偷偷给,这样的话,就没有效用了。
五、给孩子做个零食罐。让孩子不吃零食,几乎很难做到。但是每天定时定量的给孩子发零食,这又太麻烦,而且节奏和频次不好掌握,所以操作性不强。
六、给孩子做个零食罐,规定那是孩子一周的零食,让孩子自己决定每天吃多少。这样的话,一定范围内,给予孩子吃零食的自由,而且由孩子自己掌握时间和频次。开始吃得多,之后没得吃;有节制的吃,天天有的吃。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手里,反而更容易改善孩子吃零食的习惯。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