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生产时的疼痛怎么减轻?缓解分娩疼痛方法有哪些?[图]

生产时的疼痛怎么减轻?缓解分娩疼痛方法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8 14:05 生产孕妇孕期

很多准妈妈在怀孕的后期会出现焦虑的情绪,担心生产时疼痛感太强,或者怕遇到一些比较危险的状况等等,所以在这个时候家人和孕妇自身都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孕妇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除了进行心理疏导之外,孕妇还可以学习一些方法来缓解生产时的疼痛,那生产时的疼痛要怎么减轻呢?

生产时的疼痛怎么减轻?缓解分娩疼痛方法有哪些?(1)

1、模拟分娩情形

首先孕妇要怀孕期间要了解关于分娩的知识,克服不必要的分娩恐惧心理。现在有很多医院在分娩之前就会设置模拟完整的待产、分娩过程的预演。孕妇可以提早熟知临产征兆、接诊、分娩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孕妇了解生产的过程、设施和环境。

2、生产前洗温水浴

孕妇在进入产房之前,可由丈夫或家人陪同,洗一个温水澡,水的浮力可以抵消一部分地心引力,从而促进孕妇宫颈口的扩张,也可以有效舒缓孕妇的紧张情绪,从而减轻分娩疼痛,缩短分娩过程。

3、分娩时放舒缓的音乐

孕妇分娩的时候可由老公陪同,家人的支持可以消除孕妇对医院的恐惧,降低痛觉反射;在分娩的过程中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内啡呔类物质,将听觉中枢调节至兴奋状态,从而抑制痛觉、缓解焦虑、加速分娩。

4、呼吸法缓解阵痛

1、深呼吸:吸气时你会感到肺最下部充满空气,肋廓下部向外和向上扩张,随之而来的是缓慢而深沉地将气呼出。这会产生一种镇静效果,在子宫收缩开始和结束时做深呼吸是最理想的。

2、浅呼吸:呼吸丰满而短促,嘴唇微微开启,通过喉部把气吸入。浅呼吸约10次之后需作1次深呼吸,之后再做10次,当子宫收缩达到高点时可采用浅呼吸。

3、浅表呼吸:在阵痛频繁时,最容易和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浅表呼吸,类似于喘气。为了防止换气过度,可在喘息10-15次后屏住呼吸,默数5下。

5、运用分娩球

分娩球就像用于物理治疗和健身的那种球。这项运动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可给产妇带来舒服感,如在宫缩期间坐在上面并晃动身体,可帮助放松躯干和会阴,特别是在分娩早期。

6、硬膜麻醉无痛分娩

如果以上的招术还只能提供精神上的无形支持,那么“硬膜麻醉无痛分娩”就是能让产妇从生理感觉上消除痛苦的技术了。

目前国际医学界应用最广泛的是由麻醉医师从脊椎外层的硬膜注射麻醉药,使产妇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骨盆腔肌肉放松,产痛减少八九成,轻松愉悦地度过分娩过程。

7、孕妇产前需准备

产前检查:在孕晚期,产前检查是二个礼拜一次。除了监察胎儿的成长外,更可以看到胎盘的功能是否正常。医生通过产前检查,来决定你的分娩方式。

药物:到了孕晚期,最令你头疼的问题可能是腿和脚的浮肿。其实,多数情况下,并不需特殊治疗,只要注意休息。如果你发现自己血压偏高,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要任意服用孕前服用的降压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在怀孕的最后阶段,虽然胎儿的情况已经稳定,药物对于胎儿的影响不大,但你仍然需要避免感染病菌,吃药总是最后的选择。

走路:大腹便便的你,走路时要保持平衡,注意脚下安全,不要走起伏不平的路。最好穿后跟低而平稳的便鞋,以防身体重心不稳而摔倒。

运动:多走走,适当地做些产前孕妇体操,这对于自然分娩大有好处。

出门:避免在人多的地方出入。如必须外出,要有人陪同,并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尤其不要乘坐颠簸大、时间长的车子。处于孕晚期的你不宜出远门,去太远的地方旅行。

饮食:尽量减少外食,并控制你的食量,以少吃多餐为原则。

卫生:孕妇特别容易出汗,所以最好坚持每天用温水洗澡或擦身。还要注意洗浴安全,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保护好自己和胎儿。因为分泌物增多,所以孕妇每天要更换内裤。

性生活:在孕期的最后6至8个星期应尽量避免性生活,以免导致羊膜破裂,造成胎儿早产。

工作:如果你要长时间坐着工作,应该要注意垫高双脚,穿舒服的衣服和鞋子。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有适当的休息,起来活动一下或伸展一下你的四肢。工作中注意多喝水,但有尿意时千万不要憋尿。尽量减少工作上的压力,工作之余可以练习生产呼吸法让自己放松。

做家务:不很重的家务活,孕晚期的准妈妈还是可以从事的。但是,一些需要体位变化(如爬高)、会压迫到子宫的动作,尽量不要去做。做家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要太激烈。

睡姿:到了孕晚期,随着胎儿的长大,孕妇的睡姿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让胎儿更好的与母体进行气体及物质交换,获取氧气、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及废物,专家建议孕妇采取左侧卧位的睡眠姿势。

准备:从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分娩的准备。在家人的陪同下提前去待产的医院熟悉熟悉环境;出现临产信号时,在家人的帮助下准备入院所需的东西,以免手忙脚乱。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