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月经不调艾灸怎么调理?[图]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月经不调艾灸怎么调理?[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8 13:59 月经不调艾灸中医

月经不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月经不调可以通过艾灸来进行调理,那么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月经不调艾灸怎么调理?艾灸调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月经不调艾灸怎么调理?(1)

1、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三寸处,即脐下四横指处。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处,即脐下旁开四横指处。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处。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2、月经先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每月两次。行经先期,量多色紫,质稠而黏,且伴随面红心烦,舌红口干,尿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心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肋乳房胀痛,则为肝郁;量多色淡,经质清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为气虚。但如果提前仅3-5天,或偶尔提前一次,无其他明显症状,不做病论。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患者以感觉温热舒服,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讲究,每穴灸3-5壮。气虚者加灸中皖,神厥,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俯卧加灸心俞,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

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灸法同上。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3、月经后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后期又称:经迟。指的是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若进行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喜暖畏寒,面白肢冷,苔薄白,脉沉紧,为血分实寒;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腰酸乏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血分虚寒;若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眼花或心慌失眠,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虚细,为血虚;若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胀痛,胸肋乳房发胀,脉弦涩,为气滞。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气海,关元,子宫,气穴,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然后俯卧,取膈俞,肝俞,肾俞穴,灸法同上。血分实寒者,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神阙,地机,太溪穴,俯卧位加灸命门穴;血虚者,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气滞者,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灸法同上。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益气活血。

4、月经先后无定期艾灸

主要症状: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其中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经行不畅或有血块,胸肋,乳房,小腹胀痛,精神郁闷,喜叹息者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施灸。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卧位加灸命门,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蠡沟,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5、艾灸需知

1、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能直接艾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以下部位不可施灸: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女性私处、睾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

4、某些疾病患者不可艾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

5、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