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幼儿 > 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多图]

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多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0-26 10:11 上学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

儿童一般到了合适的年龄,家长们会帮孩子找学校,准备上学了,对于孩子上学的事情,家长们都十分关心,但是也有家长不想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一名女子将5岁的孩子带到终南山中,在山中修行,不打算让孩子上学了,引起了网友热议。

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1)

1、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

没有户口、姓名、固定的居所,5岁男孩被母亲带到终南山里“修行”。他们平时以为寺庙搬砖为生,日挣40元。孩子母亲说,因感尘世困扰,遂带孩子修行,她不打算让孩子再接受义务教育。警方表示,其母心智正常、身世清白,警方无权干涉其监护行为。

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2)

2、孩子几岁上学好

五六岁吧。

根据往年小学入学政策,规定结合市区实际,生源较少的地段应该招收六周岁儿童入学,保证六周岁三个月儿童全部入学;个别生源较多的地段,经当地区教育局的批准,可以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必须保证六周岁六个月儿童全部入学。现在上小学的年龄必须满6周岁,也就是0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小孩上小学一年级应该到2015年9月才可以上。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最好参照当地政策。

关于小学入学年龄的问题,一直都牵动着家长的神经。教育部松绑小学入学年龄限制,表示说可以接受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但对于这一松绑究竟是利还是弊,社会上的也议论纷纷。

许多教育专家表示,小学的入学年龄其实是根据孩子成长的健康水平和智力水平而定的。放宽小学入学年龄,对于身体发育良好,智力发育也正常的孩子来说当然是最好不过,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都不一样,所以想要大规模地统一放宽入学年龄需要经过大规模的调研才行。

现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尽快争夺接力棒,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有社会人士认为,提前入学年龄,等于减轻了工作人口对未成年人口的养育负担,相对地提高了每个工作人口的收入,也等于为老年人口的抚养多做了一份贡献。提前入学年龄,对政府来说,不仅没有增加任何负担,九年义务教育还是九年的经费开支,但会因延长未来工作人口的劳动时间,增加了财富,因而提高了收入。

对于小学入学年龄的限制问题,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是一刀切的问题,比入学年龄迟一两星期或一两个月的孩子就要等到下一年才可以入学,这就像是让着部分孩子被迫复读一样,其实这部分孩子在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上是可以有能力进入小学的。当然,对于一些家长想要揠苗助长,提前两三年将孩子送入小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即使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可以承受,但是心理发育却没有办法,极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或是沟通上的心理问题。

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3)

3、孩子入学前的准备

第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上学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要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的,使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应让孩子从了解到喜爱小学,家长可以带孩子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了解小学学习活动,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了解上学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

第二培养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各种能力。

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及表述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观察、记忆的要求。比如,让孩子把昨天看的书画或有趣的电视节目情节复述出来等。

第三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上了小学,学习就成为他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必须重视对学前儿童任务意识的培养,比如,可以常常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家长注意配合教育。孩子上了小学还必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如厕、游戏等)。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第四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可见,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一定要抓住学前黄金教育时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母亲带5岁男孩终南山修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4)

不让孩子上学的家长还是少数,学校不仅是给孩子传授知识,还提高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在学校中可以学习到的东西有很多,还是需要让孩子上学的,一般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上小学了,在上学之前,也要给孩子做好准备,心理上也要给孩子铺垫一下。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