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 怎样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图]

怎样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2-02 19:39 咳嗽感冒发烧

呼吸系统疾病是多发性疾病,尤其是在换季节的时候。怎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呢?不妨试试养生茶吧!气顺畅了,人体自然也就健康了。有益呼吸系统的茶有哪些呢?快一起看看吧!

怎样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1)

1、呼吸系统保健茶

1.党参核桃茶

【材料】党参、核桃仁各等量。

【用法】将核桃仁捣碎,尽量捣烂,装入玻璃瓶中备用。如果量不是很大,可以常温放置。每次取6~9g的核桃仁和党参一块放进水杯里,用沸水冲泡代茶饮,一天一剂。党参补益脾肺,核桃补肾固精、化痰止咳。这道茶有益气养肺、补肾纳气、止咳平喘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咳喘、哮喘等症状。

2.川贝薄荷茶

【材料】川贝母9g,薄荷4.5g。

【用法】将川贝母放进砂锅里,加清水适量,开火煮煮沸后继续煮3分钟,关火。把薄荷放进水杯里,将砂锅里的汤料一块倒进水杯中,冲泡薄荷,一天喝一剂。川贝性寒凉,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薄荷能清热凉肝、宣散风热。川贝薄荷茶主要治疗肺热咳嗽。如果您的咳嗽症状一遇冷就加重,用这种办法不但不能缓解,反而会加重了。

3.生姜虫草茶

【材料】生姜5~8片,冬虫夏草6g,红糖适量。

【用法】将冬虫夏草、生姜、红糖一块放进双层保温杯里,用沸水冲泡后焖10分钟,开盖晾好后饮用。生姜温肺化痰,红糖驱寒暖胃,冬虫夏草补益肺肾、化痰止咳。这个办法适用于肺寒虚咳。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所致。

分为普通感冒、流行可爱冒、咽炎和支气管炎等。

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起病较急,口咽部干燥、有异物感,重者可有咽痛,有的病人感到全身酸痛、乏力,一周内可以基本恢复。

感冒是最常见的流行病。一般感冒,只需要充分休息,服用对症药物,主要是抗过敏,三至五天也就过去了。

重症流行可爱冒,来势凶猛,高烧,全身症状严重,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要引起重视,住院治疗。因为它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3、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理化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咳痰,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随后转为黏液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有痰中带血。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有气促、胸骨后发紧感。可有发热(38℃左右)与全身不适等症状,但有自限性,3~5d后消退。

治疗:⑴、对症处理:镇咳,体温较高时给予解热镇痛等;

⑵、休息、保暖、多饮水。

⑶、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

4、慢性支气管炎

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如果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部疾患等)。就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身体健康。

治疗: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以细菌为主,需要给予抗菌药治疗,如果能培养出致病菌,可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

(2)镇咳、祛痰:根据情况给予对症处理。

(3)有气喘,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多索茶碱片等。

2、缓解期治疗:

⑴、缓解期主要是加强体质的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⑵、戒烟: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戒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反复发作的主要环节。

⑶、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保健知识

⑴、患者最好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传染给他人。如果在冬季一定要带口罩。

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以清淡、爽口为宜。高热、食欲不好者,适宜流食、半流食,如米汤、蛋花汤、豆浆等。

⑵、流感高热、口渴咽干者,可进食清凉多汁的食物。

⑶、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后食欲较好,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面条等。

⑷、多食蔬菜、水果等食物:补充由于发热所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增强抗病能力。蔬菜、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可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

⑸、预防交叉感染。

遇上呼吸道感染好发季节,特别是秋冬季,出门应带口罩;室内用食醋熏蒸;对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