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晕车药和晕车贴哪个效果好?晕车药好还是晕车贴好?[图]

晕车药和晕车贴哪个效果好?晕车药好还是晕车贴好?[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2-02 16:12 晕车坐车开车头晕

晕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而很多有晕车症状的人在坐车之前都会提前做一些准备,例如服用晕车药或者是贴晕车贴,然而有的人在面对这两样东西时却不知道该用哪个效果更好。那么晕车药和晕车贴哪个效果好?晕车药好还是晕车贴好?晕车药和晕车贴哪个好?

晕车药和晕车贴哪个效果好?晕车药好还是晕车贴好?(1)

1、晕晕车药和晕车贴哪个好

(1)哪个效果好

晕车药和晕车贴都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个人体质不同,使用这两者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所以并不能笼统的说哪个效果更好。但是由于晕车药是口服,晕车贴是经由皮肤吸收,所以晕车药见效可能会比较快。

(2)两者区别

使用方法不同

晕车药是口服药,而晕车贴是要贴在双耳根后无头发的部位,左右各一片。晕车药一般需要在乘车之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服用,这样乘车时药物才能达到有效浓度;而晕车贴是经皮肤吸收,吸收速度比较慢,一般是在坐车前2-4小时就贴上去。

(3)持续时间不同

晕车药药效持续时间不一样,有的是持续4-5小时,有的可以达到12小时以上;而晕车贴由于主要成分不一,晕车贴的疗效时间也会有长有短,一般在6-72个小时。

(4)副作用不同

晕车贴无镇静作用,对于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高空作业人员无不良影响,相比口服晕车药,使用晕车贴的副作用要小一些。

(5)选择哪个好

晕车药和晕车贴对于晕车来说都是有效果的,外敷晕车贴可能会比内服内药物副作用小些,两者之中建议可以选择晕车贴。但是具体的还是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乘车时长,再参考说明书和咨询医生进行使用为好。

(6)可以同时用吗

晕车药和晕车贴能同时用,但是不建议一起使用。晕车药是口服吸收,而晕车贴是外用药物,晕车严重的可以同时使用晕车药和晕车贴,注意要适量使用。

但是晕车药和晕车贴对于身体来说,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且一般晕车贴说明书上也是有说明不宜与其他晕车药品同时使用,所以为了健康安全考虑,最好不要同时使用为好。

(7)温馨小贴士

发生晕车情况时,能不使用晕车药和晕车贴就尽量不要使用,毕竟都是含有药物成分,不保证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晕车怎么办

(1)鲜姜法

姜是有呕家圣药之誉,具有开胃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兴奋的功效,对于晕车、晕船都是有比较有效的。在坐车的过程中,出现晕车的情况,可以将鲜姜片放在鼻子下面时不时闻一下,或者是将姜片敷在肚脐眼上面,然后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同时按男左女右的原则,在手上内关穴再贴一片姜片,用胶布或是手帕固定,能有效的缓解晕车,舒缓头晕想吐的症状。

(2)橘皮法

在坐车之前,可以先拿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吸入橘皮中带芳香味的油雾,能够预防晕车,而出现晕车之后,也可以反复的吸取,能缓解晕车的不适感。

(3)话梅法

乘车时准备好一袋话梅,当出现晕车想要恶心想吐时,可以含上一块话梅,可以帮助缓解一下晕车情况。

(4)生食芦荟

芦荟有清热镇静,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在坐车前准备3-9芦荟鲜叶,将其去刺洗干净,上车前生食,能预防晕车。晕车时嚼食芦荟鲜叶,也能够使得紧张的心情得到缓解,从而帮助缓解晕车症状。

(5)指掐内关穴

内关穴是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约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等功效。如果已经出现恶心、呕吐等晕车症状时,点按内关穴能帮助缓解,方法:将拇指立起来,侧面放在穴位上,拇指向下用力,原地点按,出现酸胀感为宜,左右手交替。

(6)指掐虎口

晕车时,可以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掐右手的虎口处,1分钟后换右手掐左手的虎口处,交替进行,能够有效的缓解晕车。

(7)揉捏神门穴

神门穴是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在车上感到不适时,可以慢慢的揉按神门穴,能够慢慢的缓解晕车症状。

(8)按压神阙穴

在坐车前担心自己会晕车的话,可以将自己手心擦热,然后迅速按在神阙穴上,停留片刻,再擦热,再按住,能起到预防头晕、恶心的作用。

(9)开窗透气

坐车时,如果晕车难受的话,可以开窗呼吸新鲜的空气,对晕车的不适症状也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的。

(10)预防晕车要注意什么

1、在车上不要玩手机或是看书,这些行为都是比较容易引起晕车的。

2、不要空腹或饱腹去坐车,空腹容易因低血糖而加重晕车症状,而吃得过饱也是会因气味过重或是不容易消化导致晕车。

3、有些人因为坐车出现晕车情况,所以有时候宁愿走路都不愿坐车,但其实一次晕车后,经常去坐坐车,晕车的症状是有可能减轻甚至以后不会再出现晕车。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