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 经常犯困可能是什么病兆?经常犯困要怎么办?[图]

经常犯困可能是什么病兆?经常犯困要怎么办?[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2-02 16:06 犯困睡觉上班族

有时候睡眠不好,第二天的时候容易犯困,还有些情况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经常犯困,精神不集中,感到疲惫,当遇上经常犯困的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小心是一些疾病的征兆了,那么经常犯困可能是什么病兆呢?经常犯困要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经常犯困可能是什么病兆?经常犯困要怎么办?(1)

1、经常犯困的4大病兆

1、睡眠性呼吸障碍

病兆表现:嗜睡且鼾声如雷

睡眠性呼吸障碍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观察会鼾声如雷,而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

出现困倦、乏力的原因是睡眠中呼吸暂停引起的肌体缺氧,肌体缺氧会让身体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2、脑溢血的先兆

病兆表现:手指麻木

中年男性—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中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此时如果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出现困倦、乏力症状。此外还会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跌倒、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前兆。

3、身体虚弱

病兆表现:经期嗜睡

中医学认为,经行嗜睡多由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

4、肝病

病兆表现:犯困且皮肤发黄

最近卫生部出台了一项规定,单位体检或入学等不再强制检查乙肝。很多人终于乙肝患者松了一口气,也开始积极应酬,酒也放开了胆子喝,但是身体却逐渐感觉疲劳起来,还伴随着皮肤发黄,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等。

2、经常犯困怎么办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保证规律饮食,确保一日三餐,餐餐不缺,而且三餐间可以安排两到三次的零食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暴饮暴食,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不致忽高忽低。

(2)工作之余适当休息

工作1个小时左右就适当运动一下,前后晃动肩膀,并伴随每次的运动进行深呼吸,坚持做2分钟。或走出办公室,在阳光下坐几分钟,这样可以帮助你重新设置生物钟,降低褪黑激素分泌的水平。

(3)上午十点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前一天储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没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时间仍像刚充完电,这时就必须加加餐。零食也要慎重选择,放弃甜食,代之以更健康的食品,如坚果、干果以及蔬菜沙拉。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放松休息,更重要的是,这时进食食物可以让中午吃得少些。

(4)午餐吃鸡蛋

午餐时,最好选择些含鸡蛋蛋白丰富的食物,为你下午的工作补充足够能量。鸡蛋能够通过影响脑细胞中的营养成分,激活这些细胞,达到让人保持清醒,并燃烧热量的作用。而且,相比于巧克力、饼干和糖果中碳水化合物提升身体能量的作用,鸡蛋中的蛋白质更具优势。

3、经常犯困吃什么提神

1、嚼薄荷糖刺激精神

吃一片香口胶或者薄荷糖,无疑也有助于提神醒脑,当然最好是挑选无糖型而且口味非常强烈的那种。中午饭后,遇上同事都在,不妨每人发一圈。嚼着嚼着,一光提神,还优化了空气,使每个人不再有中午吃的鸡鸭鱼肉蒜的气味。

口气新鲜,也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喜欢与你聊天的人多起来,多说说话,自然也就不会想到去犯困。不过,吃口香糖得留意环保,将口胶弃置指定地点。最忌讳的是把它粘在办公室里的桌子底面。

2、喝茶或者咖啡

昏头昏脑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给自己泡一杯浓茶或者咖啡。这些饮料提神醒脑,从古至今都很有效。同时,从起身、洗杯子,到饮水机旁倒水,整个动作过程都会给你带来片刻的。

趁这段,急忙投入你的工作,但要留意的是茶杯不要乱放,否则一走神,洒得铺天盖地,你倒是真的要吓醒了。

3、适当补充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作为最基本的营养成分,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是体能的主要来源。人们所有器官的运行,特别是大脑,都须要消耗糖分。天天50%-55%的体能补充都要依靠糖分。

4、别忘了维生素C

维生素C的抗疲惫工效是众所周知的,此外,它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猕猴桃、柑橘类水果,红色水果,色彩艳丽的蔬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5、午餐吃素食

很多人午餐喜欢吃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如馒头、米饭、猪肉,或者炸薯条、汉堡包、炸鸡等快餐食品。它们会刺激胰岛素和胆汁分泌,使人体内脏不堪重负,并降低血液带氧能力,导致脑部含氧量降低,让人轻易疲乏。

6、下午茶补充能量

下午茶时间再吃几块全麦饼干或巧克力补充能量。另外,工作间隙吃些菠萝、橘子、柠檬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水果,也可以消除神经系统疲惫,使人精神抖擞。而香蕉、葵瓜子则有抑制大脑思维的作用,轻易引起困乏,最好别吃。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