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美容 > 减肥瘦身 > 减肥饮食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减肥需要补充营养?[图]

减肥饮食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减肥需要补充营养?[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5:17 减肥排毒瑜伽跑步

众所周知导致长胖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饮食方面吃的太多,尤其是一些高热量食物。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热量饮食吃多了的确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但不科学饮食则往往是更主要的诱因。那么减肥饮食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减肥需要补充营养?

减肥饮食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减肥需要补充营养?(1)

1、减肥饮食注意什么

真正有营养的东西不容易增肥,倒是营养差的东西才容易增肥。食物的营养素有将近50种,6大类,其中引起肥胖的只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两类,而且还是多余的部分才有这种害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会增肥,相反,减肥的时候维生素消耗量还会增加,矿物质也容易流失,所以要额外补充,否则身体就连分解脂肪的力量都没有了,减肥怎能长期成功呢?

缺乏维生素会让人失去分解脂肪的力量

脂肪和淀粉要分解,就是各种时尚杂志上所说的“燃烧”,就要经过“生物氧化”的过程。可是,生物氧化需要很多的酶来帮忙。而很多酶又需要维生素来帮忙,作为它们的辅酶。比如说,要用掉你所吃的淀粉和糖,就需要分解掉你吸收进去的葡萄糖,而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维生素B1来帮忙。如果没有维生素B1,就算吃了很多饭,你还是浑身没劲,连吸收进去的葡萄糖分解不掉,更谈不上分解体内的脂肪了。

此外,还有些矿物质也与减肥有关。比如钙,动物实验发现,缺乏钙的时候,产热能力下降,体温降低,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合成酶活性却会升高,这样怎么能减少脂肪呢。人类当中的调查也发现,缺钙的饮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基础代谢率低了就容易发胖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就好比大排量的汽车,劲儿大但特别费油,多吃也不容易胖;基础代谢率低的人,就像排量小的车子,没劲儿,但特省油,加一次油能用好久。咱们希望多吃而不胖,就是要当费油的车子,可不能当省油的车子,少吃,没力气,但是容易胖。

遵循4个减肥原则让你拥有苗条身材

过午不食法

方法:所谓过午不食法就是,下午三点以后不吃任何东西。

原理:这个方法也相当于节食,只是比一般的节食更加的健康。夜间夜间休息,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少,摄入的过多能量就很容易长胖,如果过午不食,自然就瘦了。

TIPS:早餐和午餐必须吃饱吃好,如果下午3点以后饿得慌,可以多喝水,或者吃一个苹果。

苹果减肥法

方法:吃2天苹果然后正常节制的饮食3天,这样几个周期循环,效果不错。

原理:苹果减肥法能使胃部收缩,减肥后食欲变得容易控制,而且味觉变正常,不会喜欢刺激性食物或油腻食物。吃苹果减肥的好处是不必挨饿,肚子饿就吃苹果。

TIPS:实施苹果减肥法之后,恢复正常的饮食,也一定要少吃多餐。

荷叶减肥法

方法:把荷叶,决明子,甘草,柠檬片,熬成汤,数量酌情,坚持2周见效,

原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莲藕、荷叶有很好的利尿、通便的作用。

TIPS:喝荷叶减肥茶会经常小便,这是很正常的。

喝水减肥法

方法:少吃饭,吃饭的时候放一碗温开水在旁边,把吃的事物过了水再吃,也有不错的效果呢。

原理:早上吃早餐之前喝杯白水、淡蜂蜜水或者添加了纤维素的水,能够加速肠胃的蠕动,把前一夜体内的垃圾、代谢物排出体外,小肚腩自然就瘦了。

TIPS:一定要在饭前喝水,这样才会减少食欲。

2、瘦腿瑜伽动作

动作一

1.坐姿,双腿并拢伸直,腰背挺直,调整呼吸。

2.吸气,弯曲右腿,双手握住双脚。

3.呼气,右腿伸直,双手始终握住右脚,腰背保持挺直,3-5个深呼吸,然后换另一侧。

动作二

从下犬式开始,吸气,然后迈出右腿至双手之间,就像要做战士一式一样。弯下身体,右手臂穿过弯曲的膝盖,双手保住右脚踝。保持重心,坚持住这个姿势。如果这对大腿内侧实在负担过重,你可以将一只或者双手支撑于地板上。保持这个姿势深呼吸五次。然后用手放松的支撑在地板上,收回右腿,用一套串联式瑜伽动作放松(四柱式-上犬式-下犬式),之后在继续左侧的动作

动作三

坐姿,上身直立,手臂打开放在身体两侧,指尖点地;脚尖向回勾,脚后跟离地,试着向远处伸,膝盖窝贴地,膝盖窝尽量贴在地面上,收紧腿部肌肉,保持这个姿势2~3个呼吸的时间。

动作四

双手双脚撑地,将身体抬起成为一个倒“V”字形。保证两手与肩同宽,手指张开。双脚与跨同宽,脚后跟向后,保持脚尖脚跟和臀部在一个平面上。

动作五

坐姿,双腿向前伸直,身体向右侧扭曲。右腿屈膝,将右手支撑于身前,左手绕过右腿膝盖外侧。如果这样的扭曲程度合适,就保持这样的动作。如果觉得身体还可以更加伸展,就用右手扣住左手手腕,并且将右手置于左侧大腿内侧。保持这个动作,深呼吸5下。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