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美容 > 减肥瘦身 > 怎么饮食加运动减肥?饮食加运动怎么减肥最合适?[图]

怎么饮食加运动减肥?饮食加运动怎么减肥最合适?[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5:02 饮食运动减肥瘦身

我们都知道减肥是需要结合饮食和运动的, 因为平时的运动和饮食对于减肥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许多人减肥大多都会结合这两者,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结合饮食和运动一起减肥,那么怎么饮食加运动减肥?饮食加运动怎么减肥最合适?

怎么饮食加运动减肥?饮食加运动怎么减肥最合适?(1)

1、怎么饮食加运动减肥

一、饮食方面

1、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

如原来食量较大,主食可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克。逐步将主食控制在250—300克左右,主粮有麦、米和一些杂粮可选用,但食量必须严格限制,养成吃七八分饱的习惯。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甜薯、马铃薯、藕粉、果酱、蜂蜜、糖果、蜜饯、果汁甜食,尽量少吃或不吃。

对一些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以及各种动物油,奶油和油炸的食物也应加以节制。副食品可采用瘦肉、鱼、蛋、黄豆制品和含糖分较少的蔬菜、水果等。

2、膳食纤维

纤维能阻碍食物的吸收,纤维在胃内吸水膨胀,可形成较大的体积,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量,对控制体重有一定作用。人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就能在一定时间内很好地进行消化吸收而后将废物排泄。饮食中食纤维多的人,咀嚼的次数也多,因此进餐速度减慢,使小肠能够慢慢地吸收营养、血糖值难以上升。

由于食物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若大量食用,则便秘也自然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也会下降。所以肥胖者还是多食些纤维为好。

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夏季可食用西瓜、西红柿等解渴,西瓜汁、冬瓜汤还能利尿。过分限制水,能使胖人汗腺分泌紊乱,不利体温调节,尤其是尿液浓缩、代谢残渣不易排净,还可引起烦渴、头痛、乏力等症状。适量饮水,可以补充水分,调节脂类代谢。

常喝汤,保健康。喝汤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研究发现汤是一种良好的食欲抑制剂。因此,一些肥胖者就采用喝汤来减肥。在平时就餐时多喝些汤,以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二、运动方面

一天三个黄金运动减肥时间:

1.清晨

瘦身部位:上腹。

直坐于床上,双手举起与床平行。双手保持与床平行的动作,用10秒的时间让身体慢慢向后倾斜,做此动作时,眼睛要看着腰腹部慢慢伸展。身体复原,重复8次。

瘦身部位:腰上的腹斜肌。

仰卧,左手放在头后,左肋向左拧转,右膝抬起,左肘要尽量接近到右膝。复原,重复8次。另一侧的动作和此一致。

瘦身部位:腰及下腹。

直立,把纸巾盒立着放,不要让它向左或向右倒下。双手叉腰,抬起挨着纸巾盒的那一侧腿,让它绕向纸巾盒的另一侧,转动腿部时要尽量抬高膝盖,以锻练到腰部肌群。5分钟以后,把纸巾盒拿到身体另一侧,重复此动作5分钟。

2.日间休息

1.坐在椅子上,抬高双腿向一侧弯屈,感觉腰部被牵拉。重复5次。换另一侧同样动作。

2.双手和膝盖支撑在地面上,头部、肩部、膝盖等三点成一条直线,手指微微向内侧扣;双臂弯屈使胸部尽量接近地面,身体保持平直;双臂向上撑至最初的动作。

3.睡前

面向上平躺在床上,双腿弯屈,大腿内侧夹住一个靠垫。双手置于脑后让头保持向上抬的姿势;大腿内侧用力时,手慢慢滑向膝盖。保持这个姿势5秒钟之后,手还原至抱头的动作,停顿5秒钟后,再重复7组动作。

2、运动减肥最佳时间

晚餐前做点运动:

一般人晚餐多会吃得比较丰盛一点,以慰一日来的辛劳;加上中餐与晚餐之间往往隔了较长的时间,在饥饿感的唆使之下,也会吃的比较多。晚餐后,大部分的人会坐下来看个电视,看完就洗澡睡觉,结果呢?吃进去的东西在热能消耗量低的生理活动下,几乎全部转变成体重储存起来了,这样长期下来,不变胖才怪呢!

在这里建议你,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先做点适度运动再吃饭,如此可以调整食欲。如果你是公车族,也可以早一站或两站下车,然后以快走的方式走回家,如此一样可以达到适度运动的目的。

饭前做什么运动比较好?

脉搏数达最高脉搏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维持十至十五分钟。“快走”是最好的饭前运动。

为避免饭前运动时血糖会太低引起晕厥,每天下午三点半左右一定要吃一些点心(热量约控制在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大卡之间)。

睡前运动可以加速减肥

为什么睡前运动可以产生良好效果呢?这是因为运动所产生的热量燃烧作用,不会因运动结束而马上恢复成未运动时的热量消耗量。一般来说,运动后数小时内的热量消耗量,都会比未运动前每小时高出数卡至数十卡。想想看,如果吃完晚餐后两小时运动三十分钟,再洗个澡,然后上床,那么即使是睡觉,也仍然持续在减肥,哇!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方法是很简单的事情,贵在坚持哦!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