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美容 > 护肤养颜 > 夏季该如何正确护肤?夏季护肤的误区有哪些?[图]

夏季该如何正确护肤?夏季护肤的误区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4:26 夏季护肤防晒

夏天大家的脸上有没有经常泛油光呢?在夏天,人的皮脂分泌旺盛,如果不好好护理,就会长痘痘,在夏天还需要进行防晒,夏季的护肤要掌握很多知识的,那么,夏季该如何正确护肤呢?夏季护肤的误区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夏季该如何正确护肤?夏季护肤的误区有哪些?(1)

1、夏季护肤的误区

谎言1:

天气太热了,皮肤很油,护肤品都不吸收,用了也白用!

真相:

皮肤越油说明越缺水,水油失衡造成的!经常出汗给你肌肤不缺水的“错觉”,但其实日晒、空调房、甚至防晒霜都在时时刻刻夺走肌肤水分,油腻只是表象。如果觉得油腻,可以选择较为清爽的凝露或者乳液来进行保湿。

谎言2:

一到大热天皮肤总是感觉油腻腻的,多用冷水洗几次脸就好了。

真相:

过冷的水温会导致皮肤干燥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弹性丧失,对皮肤滋养其实很不利的哟。合适的水温应该在34℃左右,用手试是有温热感,但不会觉得烫。同时也要选择对的洁面产品,不要以为追求高强度的洁面,好的洁面产品洁面后应该使人感觉不紧绷也不油腻!

谎言3:

原来的护肤品不用换啊,夏天的时候少用一两样就好啦!

真相:

每个人的肤质在不同的季节都会有变化,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在温度、湿度差异如此大。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选择护肤产品,一般来说,夏天由于出汗较多,多使用清爽、控油的产品,而冬天由于较为干燥多使用保湿性能强的产品。

谎言4:

使用前几年没用完的防晒霜。

真相:

要记住的是:再昂贵的产品放久了也威力下降!!!日期久远的防晒霜可能防晒效果就只有一半,而去年开封后没使用完的防晒霜,效力可能还不到30%。所以只买新鲜货,而且尽快用完,还要注意护肤品放置的位置,要避光避热,才能确保你的防晒真正有效。

谎言5:

不涂身体乳

真相:

夏季大部分时间呆在空调房,身体表面水分流失很多的,也需要补水啊,更别提你还想美白了!不想出现脸和身体是两个颜色就乖乖把身体乳用起来呦。

谎言6:

办公室里有事没事喷个矿泉水喷雾。

真相:

在空调房里如果喷的次数过多,效果不仅不好,反而会吸干皮肤原有的水分,让皮肤陷入干燥的恶性循环。正确是随身携带矿泉喷雾,定期喷喷可以补充脸部水分,舒缓皮肤紧绷感。

2、夏季如何防晒美白

1、出外办公防晒很重要

很多时候白领都只在办公室内工作,但是有些需要跑业务、出席各种活动的上班族,即使是在万里无云的晴天,也不能避免地在外头奔跑,这类人群更是要做好防晒工作。阳光猛烈的情况下,紫外线的存在感就更强烈了。此时,要选用防晒系数较高的防晒产品,晴朗无云的天气,要使用防晒系数SPF30-SPF50、PA+++的产品,除了注意出门提前擦好防晒外,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的话,要注意隔一个小时补擦一次,防晒霜,可以的话,最好戴上帽子、墨镜、防晒衫等防晒护具。

2、室内办公不能忽略防晒

不少人认为,只有在高温炎热的情况下,紫外线才会非常强烈,因此在多云、阳光不猛烈的阴天就不需要防晒。其实不然,虽然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但是并不能阻挡紫外线,即使没有太阳,云层所散射的紫外线还是充斥在我们周围,在这种紫外线强度略低,但并没有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宜选用SPF8-SPF15、PA+的防晒产品,就能给予肌肤足够的保护。防晒产品不易厚太涂,否则容易堵塞毛孔;并且防晒霜只有在出门前使用,才能在阳光下发挥保护作用。

3、上班路上别忽视防晒

对两点一线的办公室OL,上下班时段是最容易暴露在阳光下的时段,除了涂抹防晒产品之外,随身携带一把小小的遮阳伞,就能成为你防御阳光侵害的贴身保镖,衣服也能起到防晒作用。服装的颜色材质也能影响其防晒效果,研究表明深色服装的防晒效果胜于浅色服装,棉质的衣服要比聚酯纤维和针织材质的防晒值要高。

4、多云雨季如何防晒

千万不要因为天气多云或者降雨就属于防晒护理。要知道,紫外线是365天都存在着,随时对皮肤都会产生影响的,天气越糟糕,太阳位置就越低,紫外线比率增加了,对于皮肤的伤害反而更严重,

因此下雨季节或者多云天气,防晒护理同样不能忽视。要注意的是,具有防晒功效的化妆品的防晒功效也具有时限,不管是粉底还是唇膏,MM们都不能嫌麻烦,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补擦。

5、光用防晒护具是不够的

照射到人体皮肤上的紫外线除了阳光直射过来的紫外线以外,还有大气中的水分,灰尘,及地面反射过来的紫外线。其中反射紫外线占了百分之六十,因此仅用太阳伞或者防晒衣等遮阳护具是远远不够的,最好使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在出门前擦好防晒霜,再带上太阳伞出门。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