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半夜突然呕吐是什么原因?半夜呕吐怎么回事?[图]

半夜突然呕吐是什么原因?半夜呕吐怎么回事?[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6 19:56 呕吐反胃肠胃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候会出现半夜恶心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身体健康出现异常导致的,需要及时了解具体原因,并且做好护理工作,以免对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那么半夜突然呕吐是什么原因?半夜呕吐怎么回事?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半夜突然呕吐是什么原因?半夜呕吐怎么回事?(1)

1、半夜突然呕吐原因

(1)饮食不洁

在下午或者晚餐吃了变质的、没洗干净的、不明来源的食物或者不干净的水,可能会导致食物中的细菌感染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在半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应当及时就医。

(2)腹部受凉

在夏天不盖被子开冷空调睡觉,或者在冬天睡觉踢被子,都有可能导致晚上的时候腹部受凉。腹部受凉一般会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当胃部受凉严重时,会引起胃痉挛,引发半夜呕吐。此时应当注意全身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或者进行腹部按摩,缓解胃痉挛。

(3)消化不良

脾胃虚弱者,或者睡前吃了大量不易消化食物,如黄豆、肥肉等,半夜可能因为消化不良引起腹胀、呕吐等症状,如果将食物呕吐出来后没有其他如腹泻、腹痛之外的症状,并且感觉舒坦,说明仅仅是消化不良而已,不必太过担心,漱口后继续睡觉就行。但是以后一定要注意改变饮食习惯,调理脾胃。

(4)急性胃炎

饮食、药物、细菌感染、精神原因等都有可能导致急性胃炎,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所以在半夜呕吐并且伴有上述症状使,考虑是否得了急性胃炎,此时最好由家人陪同到医院就诊,因为急性胃炎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呕血、脱水、休克等症状,比较危险。

(5)急性胆囊炎

患有胆结石的患者比较容易在半夜出现急性胆囊炎,这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与发热,患者常首先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散,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伴随有恶心、呕吐。

如果患者在半夜呕吐还伴有上述症状,则考虑是否患有急性胆囊炎了,出现急性胆囊炎也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发生胆囊穿孔然后出现全腹炎症,应该及时就医。

(6)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各种腹部急症中最常发生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同时还会伴有低烧。当半夜出现急性阑尾炎时,可以考虑服用止痛药暂时缓解疼痛,静卧休息,待白天再去医院采取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可切除阑尾。

(7)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在小儿和老人中比较常见,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可能在半夜或者白天发病,起病急,高烧可达39度以上,并且小儿会伴有剧烈头痛、乏力、呕吐频繁,继而嗜睡、言语杂乱、抽搐、昏迷等,非常危险,半夜出现呕吐并有以上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8)尿毒症加重

患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往往会伴有尿毒症,尿毒症会影响到患者的消化系统,早期症状会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良等,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9)怀孕

一般怀孕后会出现妊娠呕吐,呕吐非常突然,正常情况是在清晨出现呕吐症状,但是不排除在发生半夜的情况。如果在近段时间有过无防护措施性行为并且有月经推迟的现象,可以用早孕试纸检查看是否怀孕。

2、缓解恶心的方法

1、尽量呕吐:不吃进不干净的食物而引起呕吐时,你应当立即把这些不洁的食物尽可能地吐出来,吐得越干净越好;不然的话,让这些含有病毒、细菌的食物继续残留在胃肠道里,便会继续被人体吸收,从而有可能引起毒素中毒。因此,一般来说,对于这种情况所引起的呕吐,我们不主张止吐,反而主张催吐,把不洁的食物通通催吐出来为好。一般在12~24小时内,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停止呕吐。如果到那时呕吐的症状还没有过去的话,那就是你应该就医的时候了。

2、多注意给身体补水:在呕吐的时候会丢失大量的体液,严重时会导致脱水。所以需要在每次呕吐后饮用1~2杯的清水、苏打水、淡盐水或者饮料来补充水分。但要注意的是,补充的水分中不应该含有糖分,糖是会吸收水分的。如果在饮水后又立即开始呕吐,那么让自己休息1~2个小时,当反胃开始减退的时候,再尝试补充水分。

3、卧床休息:呕吐了,应该让病人多休息,让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当病人要呕吐时,应及早把病人扶起,以免因呕吐物的呛入,堵塞了气管而引起气管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此外,为了减轻胃部的不适感,达到止住恶心、呕吐的效果,你不妨试试在病人胃部放置冰袋,效果不错。

4、咀嚼口香糖:有的人前庭功能不良,坐在飞机上可能会发生晕机的情况,这时只要试试咀嚼一片口香糖,就会让你收到良好的防晕、止吐效果。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