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后的印象中,我们小时候都吃过不少零食,最让我们难忘的零食是辣条了,至今都让不少90后怀念。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零食吃多了对健康不好,可偏偏就是忍不住吃零食,你知道吗?在90后吃的辣条,跳跳糖等零食背后有不少秘密哦。
许多90后的小伙伴回忆童年,都有共同的舌尖回忆。
放学必备小浣熊,五毛一包,捏碎后,撒上调味粉,入口脆香鲜咸,一想到就口水直流;小小一包的跳跳糖,放到舌头上,甜味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破声直达到耳后根。还记得那个在广告里大呼“受不了了啦!真的很好喝!”的小正太吗?这个旺仔牛奶广告可谓魔性十足,但不得不承认,小时候无法不迷恋那罐奶香甜腻的浓郁味道。
还有一些品相奇特、创意十足的小零食。比如做成长条卷的大大卷泡泡糖;戴在手上时不时舔一口的戒指糖;还有超可爱又有嚼劲的汉堡橡皮糖。当然,也包括那些廉价却让人欲罢不能的包装食品:辣条、咪咪虾条、香菇肥牛……
怀旧零食大集合:旺仔牛奶,小浣熊干脆面,戒指糖,汉堡橡皮糖,大大卷,跳跳糖。
就算爸爸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划重点:“糖份太高会蛀牙”、“吃多了添加剂会长不高”、 “全是脂肪会长胖”……但那又怎么样?在诱人的美味面前,偶等小盆友的零食心才不会轻易改变。
和之前任何一代人相比,90后童年的味觉诱惑是空前的——不仅在味觉的丰富性上令上一辈人难以想象,过于花哨的包装与过于夸张的电视广告带来的视觉冲击,更让零食变得无法抵挡。
中国90后的童年,正值市场化开始高歌猛进的时期,不管是爸妈带去逛超市、放学经过校门口的小卖部、还是放学后回家看儿童节目,随处都能看到零食和零食广告的身影。不只在中国,零食工业更加发达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儿童和年轻人们,也对零食有极高的热情,在商品全球化之下,不同国家的人常常能够吃到同样的零食。
直到人们从一些恐怖的“科普”中嗅到零食身上的危险味道。江湖上曾有传言,可乐和跳跳糖一起食用,会在胃里引起爆炸。这个说法来自一个国外的电视宣传广告,影片中一位叫Mikey的男孩在吃了跳跳糖并喝下可乐后,身体不适倒下,最后经人们添油加醋,变成了一个吃跳跳糖致死的传闻。制造跳跳糖的公司花了大笔的钱向公众宣导,称这个谣言是基于错误的科学假设的,才让公众稍微不那么恐慌,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谣言在坊间继续流传。此后,又有“可乐杀精”、“德芙生蛆”等一系列传闻曝出。在各种“谣言”和“辟谣”的硝烟中,零食的真相变得暧昧不明。
且不说这些“安全事故”,人们其实早就发现了零食对健康的危害。早在1999年就有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美国成人超重;在儿童中,肥胖的比例比1980年多出了近一倍,孩子们的肥胖人数已经超过1200万人。1999年之后,美国的肥胖率仍在节节攀升。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心脏疾病、高血压、乳腺癌、结肠癌、子宫癌患者数量的攀升。当时的哈佛营养学系主任沃尔特·威利特就指出,在这背后,“将食品变成一种工业产品是最根本的问题。”
而奇怪的是,这些早早就公布的真相并没有消灭人们对于零食的欲望。现在,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摄入33磅奶酪、70磅糖,8500克盐,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这些物质并非来自餐桌上的调料瓶,而是年销量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加工食品的“贡献”。而中国人,也没有阻止体重的增加。
那么零食到底是怎样获得这样的魔力的?
工业零食背后的科学阴谋
现代社会中,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种难以自持的瘾,都可能是被理性的科学机器制造出来的。零食也不例外。
那些做零食起家的商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能够迅速提高销量的不是营养和健康,而是口感。为此,他们在提升口感的问题上下足了功夫。
根据美国记者迈克尔·莫斯的调查,生产加工食品的公司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类关于味觉“极乐点”的研究。为了新产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欲望,他们需要用高等数学还原分析,绘制一系列复杂的图表,寻找业内人士所说的“极乐点”——也就是通过控制糖、脂肪或盐的精确使用量,带给消费者如临仙境的感觉。比如乐事薯片的生产商就曾通过一个数学公式来说明食品的便利性、盐和脂肪是如何让公众忽略健康而购买产品的:
P=A1T+A2C+A3U–B1$–B2H–B3Q
(P表示购买,而盐以及脂肪的诱惑力十分轻易地就压倒了H,也就是公共健康关注点。)
另外,为了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震撼的味觉,食品公司背后的科学家不惜改变食品原材料的结构。比如雀巢公司的曾研究脂肪球的分布和形状,以期改变其吸收率,来增强食品的入口口感;全球领先的盐类供应商美国嘉吉公司的科学家将盐其打磨成细粉,让它能够更快更强烈地刺激味蕾,以达到“味道好到爆炸”的感觉;而糖也已经被科学家们改造,最甜的成分单糖以及果糖凝结,成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用于提高食物的诱惑力,科学家们还发明了甜味增强剂,可以让糖的甜度提高200倍之多。
这样做的另一个用处,是有效地帮助生产商在保证口感的同时,还避免了直接使用天然原料而产生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不能够在吃零食的时候判断出它真正的天然原料——因为它的配料本身就已经是精心设计的工业产品了。
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成为了产品营销的“科学依据”。一些食品巨头使用脑部扫描来研究人们神经功能对某些食品的反应,他们发现,大脑对糖的反应与对可卡因的反应是一样的,糖会触发人体产生内源性大麻素,从而产生成瘾的感觉。借此研究结果,世界上最大的冰激凌制造商联合利华(Unilever)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绝妙的营销活动:他们宣称“科学证明”,吃冰激凌可以让自己感到幸福。
消费者的心理同样也是零食加工商们的重点研究对象。美国的Lunchables,一款可以让消费者自由搭配肉、奶酪、饼干、糖果的方便食品,专门利用工作忙碌的妈妈对孩子的内疚感来增加自己的销售量,在广告中打出“午餐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时间,而不是父母的时间”。中国的朋友或许还记得“李子明”版的旺仔牛奶广告:妈妈到学校给李子明送旺仔牛奶,被同学羡慕:“你妈妈好爱你哦!”这个广告即刺激了小朋友们的虚荣心,也让那些无暇陪伴孩子的父母不忍拒绝。
口感在加工食品的世界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算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各种研究机构开始对零食商进行揭秘抨击,也难以抵挡商家的狡猾。比如商家虽然迫于压力,减少产品中不健康的成分,比如脂肪,同时却悄悄地加入更多的糖来保证大家的味觉震撼。的确,商家们不可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抛弃糖、盐、脂肪来取胜,毕竟这些可能就是零食的全部了:
家乐氏公司为我做了一份无盐版本的Cheez–Its饼干,通常这款饼干可以让我吃个不停。但是,这一份没有放盐的饼干刹那失去了所有的魔力。口感就如稻草一样,咀嚼起来也只有硬纸板的感觉,没有任何口味可言……只要从食品中减去少许盐、糖或脂肪,这些加工食品就什么都不剩了。或者,更糟的是,剩下的都是食品加工过后的一些难吃的合成味道,可能有苦味、金属味,还有涩味。
——迈克尔·莫斯:《盐糖脂》
诱惑的代价
所以,回忆虽美,但从我们面临零食诱惑的那一刻起,其实已经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工业阴谋。一切都在隐蔽之处精心的策划,人们很难判断自己进食的零食是什么,也很难预测它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儿童是零食工业之弊的首当其冲者。早有生物研究表明,孩子的味蕾比成人更为敏感,也更加抵不住零食的诱惑,但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生产出大量专门吸引儿童的加工零食,比如本文第一部分所展示的各种好玩好看,同时又让人味觉上瘾的零食。最终导致的,是整个年轻一代深受肥胖、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疾病的困扰。令人担忧的是,比起那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往往十分滞后,或是压根不会归因于零食的食用。
而工业零食的侵害面前,人人并不平等。在中国的城市中,不少中产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环境、入口之食是否优质十分敏感,不少也早就加入了与货架上的零食作斗争的行列,减少购买,并与孩子口授零食之危害。但在农村地区,廉价而低劣的零食仍然常常作为孩子们的主食而被大量食用。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儿童吃劣质零食,零食卫生安全没有保障,垃圾食品当正餐吃的现象较为普遍。
不少农村小学生会以零食代替正餐,这种情况甚至占到了40.74%。由于被调查儿童中经常吃零食的占52%-73%,每天吃零食的频率在一次以上有54.32%。有的留守儿童一天3-4包辣条……留守儿童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补偿会给孩子每天1-2元零花钱,而这些钱多数被用来买零食。调研发现农村儿童最常吃的零食有“辣条”、棒冰、山寨“饮料”、烤肠等。我们在学校内和周边的小卖部购买了50多种小零食,查证生产厂家,发现30%信息虚假。这些劣质小零食中,仅“辣条”类就多达30多种,且均产自村镇的小作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彭亚拉/教授 陈桔荭 刘莉 杨柳 《解决农村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
一位接受了许多农民工子弟的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告诉土逗:“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辣条、方便面,各种零食当饭吃,这是他们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别说他们没有家长管了,有些家长在外面打工,为了让孩子开心,还经常从外面寄这些零食回去”。
农村的孩子似乎在整个社会的阶级光谱中更缺乏对味觉上瘾的“自制力”。许多贫困农村地处偏远没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且产售劣质产品的小作坊和小商贩流动性大,便宜劣质食品难以监管,在农村的寄宿学校周边大量倾销。另外,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的留守儿童多由祖辈隔代监护,农村监护人对劣质零食的危害缺乏认知。加上儿童的零花钱少,往往会购买廉价的零食,以上种种,让儿童对于便宜的、重口味的零食几乎无法抵挡。人大的报告提到,这样的饮食习惯,将会加大农村儿童食源性疾病和成年后慢性疾病的风险。
尽管在吃零食这件事情上面,人们也难以回避城乡差距的现实,但是在零食加工统治的世界,每个孩子都难免遭受诱惑,人们的健康也难免被碾压。如今农村的孩子遭受低劣零食的伤害,只是放大了城市孩子所遭的情况而已——家长的时间日益紧张,孩子被丢给了充斥着广告的电视、电脑,零食不仅没有成为大多数家长们的敌人,反而成为了一些家长“爱”的替代品。
而人们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反思我们这一代人“被迫”养成的饮食模式,并寻找打破“舌尖控制”的办法,那么稳坐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只能是那些唯利是图的零食加工商,以及那些为零食帝国添砖增瓦的科学机器。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