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在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或的方式就是通过奶水,或者母乳或者奶粉来获取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是,有的时候,宝宝却不肯吃奶,这就让新爸爸新妈妈们忧心不已,担心宝宝的身体情况,那么,宝宝厌奶是由于什么原因?宝宝真的会有厌奶的情况出现吗。
现在很多妈妈都听说过“厌奶期”一说,宝宝只要一不吃奶了,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到了“厌奶期”。可实际上,“厌奶期”这个说法就真的对吗?
我们先分析下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吧。根据百度上搜索到的说法,所谓厌奶期,就是指宝宝在四五个月大时,不再像前面三个月那样专注吃奶,而是吃吃停停,并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扰而停止吃奶。甚至还有很多妈妈,会对照着所谓的“奶量计算公式”来计算宝宝吃得到底够不够。只要宝宝稍微少吃一点,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进入厌奶期,不爱吃奶了;或者急着给宝宝引入辅食,来弥补宝宝吃不够奶时的营养问题。其实,这个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本身存在一定误导性。
厌奶?其实只是外界太新奇
在这个时期,宝宝并不是真的“厌奶”。要知道,宝宝在第一年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刚出生的宝宝,视觉、听觉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在之后的几个月,他们的视觉、听觉都在快速发育中。当本来懵懵懂懂的宝宝,开始能越来越清晰地听见、看见外面的世界,并且开始学会识别、辨认后,他们的小脑袋也在快速发育,并对外界更敏感、更好奇。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意味着宝宝在健康成长,并且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也会带来一些小问题,那就是来自外界的信息变多了,宝宝就从比较单纯的吃吃睡睡,变得开始关心各种“风吹草动”,这种情况下,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吃奶,他当然就不那么专心致志了。
不过,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因为这样宝宝就会拒吃,因为每个人都有生存本能,宝宝也是如此。当真的觉得饥饿的时候,他肯定还是要好好吃的,只是在不那么饿的时候,他就可能敷衍了事,随便吃两口,就关心其他有趣的东西了。对于这种注意力分散导致的“奶量减少”,要想克服,最重要的就是给宝宝提供一个适合进食的环境,让宝宝能在相对安静固定的环境中吃奶,减少外界的刺激和干扰,让宝宝可以专心多吃一些。
辅食?别本末倒置影响“喝奶奶”
有许多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开始对吃奶表现得没那么大兴趣了。这时候,爸爸妈妈首先要反省的是:你的辅食是不是喂多了?
没错,“辅食”顾名思义,那就是辅助的。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说,母乳(或配方乳)肯定是排第一位的,而从6个月开始引入辅食,是因为此时宝宝需要的营养素越来越多样,又容易在此时出现铁元素不足、导致贫血,所以要开始引入辅食添加。
刚出生的宝宝胃容积只有一个玻璃弹珠那么大,出生后前六个月的宝宝胃容积则相当于一颗草莓大小,等到6个月—1岁时,宝宝的胃也不过就1颗橙子那么大。有的爸爸妈妈先给宝宝先喂上一碗糊糊,转眼再叫宝宝吃奶,这种时候,宝宝怎么可能吃得下呢?
有的宝宝不愿意接受新味道,可能会不愿意吃辅食,一样新辅食要试喂个十次八次才能吃,让爸爸妈妈很头痛;也有的宝宝倒是很乐意尝试新鲜事物,可是却因此对吃奶没了兴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就更应该注意辅食和母乳(或配方奶)的比例,辅食在该喂的时候一定要喂,但也不要本末倒置,因为宝宝不肯吃奶就多喂辅食,那只会越来越糟哦。
1~3岁的幼儿,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虽然比婴儿稍低,但仍较成年人为高。同时,由于幼儿消化机能还不健全,尤其是刚断奶的幼儿,乳牙不全,咀嚼能力差,不能立即适应成年人的饮食,必须有2~3年的过渡时期,所以,这个时期的饮食要合理。
首先,食物品种应多样化,食物中不仅要经常有鱼、肉、蛋和豆制品,还必须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各种荤素菜及水果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搭配,注意营养齐全。一般来说,主食可适当地增加一些粗粮,补充维生素的不足;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类食物不可过量,以免造成肥胖;蛋白类食物也不宜吃得过多,否则易产生便秘或消化不良,并降低食欲。
其次,食物要制作烹调得容易消化,由于幼儿咀嚼功能差,所以给他们制作食物时应切碎煮烂,不宜给大块的、油炸的和刺激性食物,且食物制作时应力求小、巧;同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形状,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利于增进他的食欲,但酸、辣调料应尽量不加。
此外,虽然幼儿饮食已由乳类主食转变为以粥、米饭、面等谷类食物为主,但乳类仍不失为幼儿重要食品,每天应保持喝500克左右的牛奶,也可用奶粉、羊奶、马奶或豆浆代替。
总之,幼儿膳食的原则是,荤素搭配多样化,饭菜尽量做到软、烂、碎。幼儿饮食次数每天为4次较好,并可以在晚间睡觉前加喝一杯牛奶。同时要求幼儿饮食要注意定时定量,以利于消化。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