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月经不调打什么针?月经不调可以打针吗?[图]

月经不调打什么针?月经不调可以打针吗?[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9:14 月经经期经血痛经

平时很多女性遇到月经不正常的时候可能不会太在意,因为月经不调本来就是很常见的,除非是经常出现月经不调,而且月经还会异常,月经不调最好是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对症下药,那月经不调打什么针?月经不调可以打针吗?

月经不调打什么针?月经不调可以打针吗?(1)

1、月经不调打什么针

据了解,月经不调可以打黄体酮针,但是并不是任何月经不调患者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最好是前往医院了解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切忌盲目用药,以免身体健康被破坏。

2、月经不调的原因

1、便秘

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若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就会发生腰痛、月经紊乱。

2、妊娠期

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3、滥用药

滥用或经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对女性而言可致月经失调、不排卵、闭经,这可能是药物抑制和伤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导致了机体功能障碍。

4、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后脑—生茶杯—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从而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每天吸烟1包以上的女性,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妇女的3倍。

6、寒冷刺激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7、节食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3、治疗月经不调

1、练太极

太极被誉为中华民族武术的精髓不是没有道理的,简单的太极动作看似简单,但一招一式都刺激到人体各部位的经穴,对调理月经不调有帮助。

2、打乒乓球

较为轻松、不激烈的乒乓球运动可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有利于子宫经血的排出,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来说好处更多。

3、食疗

(1)、姜丝炒墨鱼

生姜50克,去骨墨鱼250克。生姜切丝,墨鱼洗净切片,加油同炒,佐膳。具用补血通经及美容功效。对血虚闭经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2)、鳖甲炖白鸽

鳖甲30克,白鸽1只,米酒少许。把鳖甲敲碎,置于治净的白鸽腹内,加清水适量,米酒少许,放瓦盅内隔水炖熟,调味食用。具有滋肾益气、散结通经、泽肤美颜功效。适用于因身体虚弱引起的闭经。

(3)、桃仁牛血汤

桃仁10克~12克,鲜牛血(血已凝固)200克,食盐少许。将牛血切块,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时加食盐少许调味。具有破瘀行血,理血通经,美肤益颜功效。适用于闭经、血燥、便秘等症。

(4)、乌豆双红汤

乌豆(黑豆)50克~100克,红花5克,红糖30克~50克。将前2味置于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至乌豆熟透,去红花,放人红糖调匀。具有滋补肝肾、活血行经、美容乌发功效。适用于血虚气滞型闭经。

(5)、木耳核桃糖

黑木耳120克,胡桃仁120克,红糖200克,黄酒适量。将木耳、胡桃碾末,加入红糖拌和均匀,瓷罐装封。每服30克,1日2次,直至月经来潮。具有滋肝肾、益气血、养冲任功效。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之闭经。

4、患者应排解精神压力

由于精神紧张、恐惧、忧虑等导致中枢神经与下丘脑间的功能紊乱,就阻碍卵巢排卵功能,然后使卵泡成熟发生障碍引起闭经,这时将有可能导致女性不孕的发生。不过,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生活作息时间,就可以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的症状。

4、月经不调检查哪几项

1、B超检查

能够检查子宫、卵巢、盆腔等组织是否健康,预防出现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出现。

2、X线检查

详细了解子宫内的情况,排查是否有息肉或者其他肌瘤组织。

3、内分泌检查

通过激素测定来确定各项激素水平是否正常,然后通过相应的激素类药物治疗。

4、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

预防出现组织病变,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另外,专家提醒,女性在做妇科检查之前都应该做好个人卫生,预防在检查过程中受到细菌感染,并且检查前还需要避开月经期,在去医院前应该做好个人卫生,并且不要乱吃药物,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