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发声器官在慢慢的发育完全,同时家长们也纷纷开始教导宝宝认人了,宝宝在学习叫人的过程中要把人物和名字一一对应上。也不是一件小工程,所以家长们要有耐心循序渐进。那么宝宝几个月会叫妈妈?怎么教宝宝喊妈妈?
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语言表达。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1、4-5个月: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这可不代表宝宝会说话了,爸爸妈妈先别激动,这时宝宝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要到宝宝1岁左右才能明白“爸爸妈妈”的真正意义。
2、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妈妈在一旁听着觉得很有趣,其实这是宝宝在模仿类似大人的语气和声调,也是学习说话的一种方式。妈妈可以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也可以多对宝宝说话,让宝宝多模仿,锻炼语言能力。
3、12-17个月:这时宝宝已经能明白一些词语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词语。宝宝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提出一个正确的疑问句式。这时候宝宝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4、1岁半-2岁: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大多是名词。宝宝还不能理解第一人称的使用方法,他会喊出自己的名字,提出要求。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新奇的东西并告诉宝宝物品的名字,宝宝很快就可以学会。
5、2岁半: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尽管意识不强,他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小名来称呼自己。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他使用祈使句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6、3岁: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宝宝能听妈妈给他讲故事,还能提出一些可爱的问题呢!
1、因材施教
有些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会咿呀学语,整天哼哼哈哈的。家长要注意宝宝咿呀学语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基础。可能宝宝的鼻音特别准。家长可以不从爸爸妈妈教起,而是先教他说“公公”,“公公”两个字用鼻音就可以轻易发出。针对性的教育,会使宝宝很快就能说出“公公”两个字,而且音很准,喊得特别响亮。这时妈妈要接着激发他的成就感,每天问好多次:“公公怎么说啊?”当宝宝答对的时候要给予表扬,满足宝宝的成就感。
2、把握时机
当宝宝宝宝自信心“膨胀”时,家长可以接着教他说“妈妈”和“爸爸”。这两个词语都是单音节,怎样才能让宝宝迅速记住呢?可以把“爸爸”和“妈妈”的发音改编成一首歌,每句押韵时都落在“a”韵母上,爽口易懂,简洁易记。宝宝都喜欢唱简单流畅的歌曲,甚至会每天反复哼唱。在宝宝表演的时,别忘了表扬宝宝喔。
3、不要急于求成
在教宝宝说话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心急。一来孩子的脑部发育还不完全,容易遗忘;二来家长急于求成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有时宝宝即使心里明白,但就是不敢开口,学习说话变成一项艰难的功课。
4、不要贪多
给宝宝一天教一到两个音节或词语就可以了,甚至两天教一个都没关系,让宝宝有机会巩固已学过的内容,不易遗忘。
5、随机教育
多带宝宝去动物园。当宝宝遇到感兴趣的动物,妈妈可以趁这个机会教宝宝发音。回家后,拿出动物的图片,指着动物教宝宝发音。因为宝宝见过实物,又正对着图片,就会很感兴趣地跟妈妈学发音。
1、大人为宝宝承包了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宝宝不用说话,都能够得到自己所需。时间久了,宝宝一旦形成依赖,就会疏于表达,而是等待万能的爸妈出现。
2、取笑宝宝的发音或者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让宝宝对自己的表达产生了压力,挫败了宝宝的自尊心,这样也会使得宝宝会害怕表达,从而磕磕巴巴。而有时宝宝说不好,还被父母责备的话,那么将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语言环境较为混乱。有些家庭,生活的城市与户籍所在的城市不同,三代使用的语言不相一致,而宝宝在模仿和学习说话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环境的混乱,并不能很好地、本分地学好一种语言,从而导致语迟。
4、生活中缺乏语言学习榜样,大人比较沉默寡言。宝宝的日常语言学习,需要交流和模仿的对象,如果大人本身比较不爱讲话与交流,那么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语言学习的进程。
5、大人说话速度偏快,语句偏长、偏复杂,使得宝宝难以模仿。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