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女人补气血的药膳有哪些?女人补气血吃什么药膳好?[图]

女人补气血的药膳有哪些?女人补气血吃什么药膳好?[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7:09 补气补血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女性会常出现的症状,脸色会很不好,缺少气色,而且还会影响到经期和经量,对女性身体有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补充气血,通过依稀一些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女性的气血,那么女人补气血的药膳有哪些?女人补气血吃什么药膳好?

女人补气血的药膳有哪些?女人补气血吃什么药膳好?(1)

1、女人补气血的药膳

1、当归红枣排骨

换季时节,皮肤容易干燥粗糙、瘙痒,可用排骨一根、枸杞适量、红枣12枚,当归4片,将排骨洗净血水放入砂锅,加入枸杞、红枣、当归,也可放点葱、姜片,大火烧开,再小火炖至排骨酥烂,盐、鸡精调味即可。以上几种食材配在一起炖煮,能收到滋阴润燥,养颜护肤的辅助作用。

2、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是大家都知道的补血食物,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益气养血的功效更显着。用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红糖熬汤,常喝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的毛病。

小小提醒,桂圆虽然可以补血气、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不易消化,每次放七八个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红参)。

3、补血燕麦粥

先泡好核桃、红枣、龙眼干,把燕麦清洗干净,倒进电饭锅里,加适量水,就可以开始煮了。记得要看看时间,粥滚开了就换到熬粥档,出锅前放些红糖。

4、银耳红枣汤

银耳又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却价格昂贵。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所以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太补易上火,而银耳为凉补,有润燥的作用。燥气和火气对人体不利,去火、去燥吃银耳最有效。

用银耳、桂圆干、枸杞、红枣熬汤,此汤不仅是美味,还能丰胸,使你的脸色白里透红,体态轻盈苗条。

5、双红补血汤

红薯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备齐后一起下锅煮开,红薯熟时再下红糖,喜欢吃南瓜的也可以把红薯换成南瓜。

6、木瓜银耳汤

银耳、木瓜、红枣、冰糖,把泡好的银耳下锅,煮开后下红枣,关小火熬半个钟头,下冰糖和木瓜煮开,就可以盛起了。

7、黄豆雪梨猪脚汤

常喝梨汤对女人很有好处,梨子自古就有“百果之宗”的美誉,用雪梨来做汤,更可以祛咳润肺,清心美肤。喝这道雪梨大豆猪手汤,对于光滑皮肤、缓解声沙、口干有明显的效果,还能降血压。

雪梨1个、大豆50克、猪脚半只、姜片3片、盐,猪脚用水除去异味,分成块;加入去核切块的雪梨、大豆和一块姜,加足清水煮到滚开,维持旺火继续沸煮15分钟转慢火再煲1个小时,汤就煲好了,喝之前根据个人口味加盐调味。

2、气血不足的危害

1.头发干枯,容易头晕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健康生长,主要是靠着人体气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需要“气”的推动,所以,气血不足的女性容易出现脱发现象,而且,头发比较干枯,光泽度很差。而长时间不能给予大脑充盈的气血,伤及大脑后,很容易出现头晕,记忆力较之前也会变得很差。

2.脸色萎黄,皮肤粗糙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气血亏虚的人,较之健康者,面色萎黄,没有光泽,皮肤非常粗糙,平时,可以食欲不振,气短无力等;而气血不足,影响到肝脏的排毒功能后,由于无法及时代谢,进而出现脸色发黄黯哑,皮肤粗糙。很多女性坚持使用美白产品后,也无法改善暗黄的肤色,可以考虑调理气血。

3.心慌,气短,胸闷

如果一个人经常会觉得心慌,气短,胸闷,说明是血不能养心的表现。心主血脉,也主管着人体的精神活动,心脏的气血不足,则不足以养心神,进而时常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也容易健忘。

4.睡眠不实,晚睡,早醒

中医认为,气运行于脉中,与血关系密切,气与血相互依存,营养着人体的器官,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气血两虚者,心神不易得到滋养,神智难以安定,进而会出现睡不着,即便睡着了,也多梦,睡不实,容易早早醒来。

5.手脚冰凉,容易麻木

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而且比较夏天的酷暑,更害怕冬季的严寒,这是女性气血不足的典型表现,血和中气不足,五脏六腑缺少血气的滋养,就会出现多种亚健康问题,另外,肝的气血不足,不能滋养人体的筋膜,活动力下降,容易出现手脚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等症。

6.血行不畅,易发乳腺疾病

乳房上分布了人体许多的经络,一旦女性气血失调,就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痰凝,在这些的相互作用下乳房下,就易形成乳房增生,特别容易动怒的女性,肝脾郁怒,气血亏损,要当心乳腺增生的来袭。

7.月经不调,量经较少

女性的月经与气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得不到气血源源不断输送的热量与能量,很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月经不调,容易出现痛经,也会有些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很少,经血稀薄,甚至闭经数月。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