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中医有什么治疗口臭的偏方?中医里引起口臭的原因是什么?[图]

中医有什么治疗口臭的偏方?中医里引起口臭的原因是什么?[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6:14 口臭中医偏方

口臭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基本上有一小半的人有患上口臭的现象,在中医上来看,口臭的现象是有原因且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所以民间有很多的治疗口臭的偏方。那么中医有什么治疗口臭的偏方?中医里引起口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一看。。

中医有什么治疗口臭的偏方?中医里引起口臭的原因是什么?(1)

祖国医学认为,体质强壮、神清气爽、口舌生香是人体正常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之则可能是病态的现象。中医认为,口臭的产生源于人体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清代《杂病源流悄烛》中说:“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

由中医所辩证论述,即胸腹不畅,浊气上逆,胃阴耗伤,虚热内生,胃阴受损,津液不足,虚火上蒸;肺阴受损则气逆上冲;精气血受损则虚火郁热内结,阴虚津亏胃肠肝胆虚火郁热上蒸,肝火犯胃,火气上炎,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升降失司所而致口臭。

1、中医治疗口臭的偏方

1、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2、丁香2克含口中。

3、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从而治疗口臭。

4、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5、藿香、佩兰各10克,煎汤去渣。口臭较重者可含漱1分钟左右再缓缓咽下。

6、火麻仁、郁李仁各6克,加水煮煎,去渣喝汤。可在睡前顿服,特别适合于口臭兼便秘者。

7、百合、绿豆各50克加水煮汤,可加糖服用。对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支、肺脓肿等引起的口臭者,可常服用。

8、生山楂10克,陈皮6克,生甘草4.5克,煎汤当茶喝。有消化系统的慢性病,如胃炎、口腔炎、食管炎、肠炎等同时伴有的口臭者可用。

9、大黄适量于锅中炒成炭与冰片共研为细面,每日晨起取适量药粉刷牙并用温开水漱口。

10、草豆蔻30克,细辛10克共研为细面。每日3次取药面1克含口中有效治疗口臭。

11、藿香15克,冰片5克,荷叶10克水煎取药汁每于饭后漱口。

12、连翘6克研为细面用绿茶冲服。

13、桂花3克沸水沏代茶频频内服。

14、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10克,麦冬6克水煎内服,亦可漱口从而治疗口臭。

15、莲心20克,藕30克同入锅中煮至烂后服食,每日一次,连用一周,有效治疗口臭。

16、桔皮30克,洗净,水煎代茶饮。治吸烟所致口臭。

2、引起口臭的原因

中医认为,长久性的口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胃火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

2、食积口臭: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其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

3、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

4、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

3、口臭的危害

1、影响自身食欲。

虽然有的人对自身的口臭并不十分敏感,其实在无意识之中,已经影响到他的食欲与味腺功能。

2、加重口腔疾病。

调查表明,口臭严重者其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至少50倍。

3、胃癌、胃瘫的“前哨站”。

在与口臭密切相关的肠胃疾病中,最严重的就是胃癌、胃瘫。在对胃癌、胃瘫患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些患者的口臭一般都达到了深度标准。

4、与肠胃疾病密切相关。

在本世纪初,虽然医学界对肠胃疾病与口臭的深层原因还没有完全探究明白,但是人们已经发现了口臭与肠胃疾病的密切关系:口臭者中绝大多数都有肠胃疾病。

5、影响自身心情。

心理学及生理学研究表明。清新的口气对人体下丘脑垂体的分泌功能具有实实在在的影响,对于神经系统亦有直接影响。

实验表明,清新的口气不但能够令人感觉愉快,增强自信,甚至能增强人的判断能力。当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是从不清新的口气开始的,很难想象这个人在这一天会得到一个满意、高效的回报。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咀嚼口香糖等香口食物的原因。只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能当时缓解口臭,而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根治。

6、影响社会交往。

这一危害虽然看起来与健康无关,但反而在接受调查的口臭者心目中最严重的危害。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成为一种必须的生存手段,人在社会上所能取得的成绩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人交往的能力的高低。但是口臭则严重妨碍了人与人的交往:应聘遭拒、同事不接近、邻居不喜欢、上司不赏识、下属敢怒而不敢言、爱人“保持距离”、孩子“直言不讳”、社交场合冷遇、家庭生活隔阂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