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运动 > 健身 > 运动量过大的后果有哪些?50岁运动过量会折寿吗?[图]

运动量过大的后果有哪些?50岁运动过量会折寿吗?[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0-24 07:22 运动健身锻炼

运动是平时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运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当然不同的人喜欢的运动是不一样的,一般坚持运动的人可能每天都会运动,有不少人喜欢强度比较大的运动,运动量太大是不好的,那运动量过大的后果有哪些?50岁运动过量会折寿吗?

运动量过大的后果有哪些?50岁运动过量会折寿吗?(1)

1、50岁后运动过量危害

生活中有很多因为运动受伤的中老年人,都是因为运动没有计划、没有节制。由于年岁大了,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可是年轻的时候又缺乏运动,于是他们特别想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

可是他们又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长此以往更会损伤寿命。

(1)加快大脑衰老

运动过量的话,就可能会有过长时间把这个更多的氧气更多的血液会流向这个运动器官。然后人体就缺氧,然后大脑供氧都会不足。

(2)运动性贫血

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后,会增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率,这种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原因不明,反过来,贫血可造成运动能力下降。

(3)引发心脏病

在运动中,明明心跳已超过了人所能承受的范围,还拼命用意念来克制,这样运动过量的结果往往造成心脏病。

(4)关节遭到磨损

运动过量的另一很大的伤害是关节磨损,对抗地心引力的运动长期过量后,关节会比常人磨损得快,关节一旦破坏就很难复原。

尤其中老年人的器官自行修补能力较低,年岁越高,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越大。

所以,如果大家已经过了50岁,运动的时候就更要注意科学。

2、50岁后该怎样运动

走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种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心肺的形成、人体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最适合走路。走路能够为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很多的益处,行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走路的12大好处:

1.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跳动慢而有力。

2.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4.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5.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6.能减少激素、过多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7.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8.定时坚持走路,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9.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0.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状都有良好的作用。

11.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12.在户外新鲜空气中走路,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走路是世界上做好的运动,因此,50岁以后的朋友可以经常走路来锻炼身体,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健康的运动。

3、老年人要如何运动

一、运动之前先体检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之前,首先应进行身体检查。不进行体检,任意使用运动处方,不但不能防治疾病、增强体质,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建议老年人在运动锻炼之前,先到医院做一下体检,听一听医生的意见,这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二、运动量应循序渐进在开始锻炼时,要选择和缓的项目,从小运动量练起,量力而行。可以先做做体操,也可进行定距离或定时间的步行锻炼。在步行过程中,可以有一段时间走得稍快些,然后再慢下来,快慢交替。也可以参加容易掌握运动量的太极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活动,或尝试一下冷水洗脸、擦身的锻炼。过一段时间后,看看身体的反应怎样。要是脉搏正常,食欲和睡眠都有改善,那就说明锻炼有效果,可以继续锻炼下去,还可以把运动量稍微增大一些。过了几个月,身体反应仍然良好,运动量又可以再增大一些,比如由散步逐渐到慢跑。坚持一年后,就一定感觉到体质变好,生病减少,身体逐渐强壮起来了。

三、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应有针对性许多运动处方不同于一般的治疗方法和普通的体育运动,而是针对疾病特征设计的,是指有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健身防治疾病的运动疗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病都可用运动处方,这里要强调的是:认真检查,遵医嘱因人而异选择运动处方。

这些就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当然了一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想要运动,一定要先征得医生的同意,参加适合自己病情的运动,并且要把握好运动的量。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