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运动 > 健身 > 父母个子不高怎么能让孩子长高点?父母矮小孩怎么长高?[图]

父母个子不高怎么能让孩子长高点?父母矮小孩怎么长高?[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1 14:16 身高增高长个子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父母个子不高,这就导致自己的先天身高受到的引港,那么父母个子不高怎么能让孩子长高点?父母矮小孩怎么长高?其实父母各自不高,也可能使孩子快速增高的,需要抓住青春期的关键时期,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父母个子不高怎么能让孩子长高点?父母矮小孩怎么长高?(1)

1、选择受孕时机

科学家发现,人的身高与出生季节有关,春天出生的婴儿长大成年人后比其他季节出生者个头高一些,这与婴儿出生后所受到的日照长短有关。阳光可刺激脑内的松果体,产生更多的褪黑激素,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所以,个子不高的父母可以选择六七月份受孕。

2、抓住孩子生长的快速期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时期,一是婴儿期,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婴儿期是指0-1岁,这个阶段是生长速度最快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时期。婴儿期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期、儿童期的生长。另外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儿童在一年之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想让孩子长得更高,家长们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充分发挥后天因素的作用。

3、注重孩子营养均衡

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

4、保证孩子合理的运动

运动能促进身体的代谢,加快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促进孩子长高的必备项目。想通过运动长高首先要避免选择重压性或者过度损耗的运动,比如举重、长跑马拉松、负重练习等。可以选择弹跳类或拉伸类的运动比如篮球、跨栏、引体向上、跳绳等。向上跳摸高的地方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长高的办法,也没有场地和运动器械的限制,建议大家去尝试。

5、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而且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一旦晚睡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所以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

6、增强孩子抵抗能力

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孩子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身高停滞。

7、合理使用生长激素

孩子如果一直长不高,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如果是矮小症,那么生长激素是目前唯一能刺激孩子长高的办法了。但是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矮小都适合用生长激素,不当的使用是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的。

8、温馨提示

对于身高问题,父母的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要盲目跟风,甚至把给孩子增高当作时髦。高矮肥胖本是世间百态,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比体格的高矮重要得多。个头矮并非低人一等,良好的性格、意志和品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确面对。

9、增高注意事项

1、注意营养平衡: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骨骼生长营养不能满意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于矮小。另外,人体的脏器、骨骼组织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营养平衡,孩子荤素偏食均会影响身体正常生长。偏荤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肥胖或性早熟,使孩子骨龄提前,长高期缩短;单吃素食的则会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生长缓慢。因此,平时孩子的饮食应荤素搭配,营养充足,偏食、挑食和太多地吃零食等不良习惯一定要予以纠正。

2、进行有规律的准确运动:鼓励孩子蹦蹦跳跳是促进长身体的积极因素,能使身高的生理效应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体育锻炼能使骨组织血液供应充分,加速骨骼中矿物质代谢,有助于长骨生长。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法锻炼要讲究一些科学。

学龄前儿童身体的循环、肌肉系统十分娇嫩,不宜采用重负荷体育锻炼,可进行跳皮筋、打球等低强度活动。进入青春期后,各系统已有一定的发育,是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可先进行轻负荷的体育锻炼,如引体向上、哑铃、投掷等活动,以后再逐渐加大活动强度。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跳跃可以牵伸肌肉和韧带,弹跳和跑步促进下肢增长,引体向上、自由垂吊、单杠有促进脊柱生长的作用。

3、防备疾病、有病早治,疾病对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特别是慢性病,如结核病对体重的影响最明显;佝偻病和严峻的缺锌症都会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4、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据调查,我国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好的地区,孩子也长得较高。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