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令人震惊!这些妇科疾病居然容易误诊[图]

令人震惊!这些妇科疾病居然容易误诊[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1 14:14 妇科疾病子宫甲状腺

女性朋友都害怕自己患上妇科疾病,生活中的妇科疾病种类有很多,所以女人要好好的呵护自己的健康,那你们知道吗?有些妇科疾病是非常容易被误诊的,估计很多人都没怎么注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妇科疾病容易被误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令人震惊!这些妇科疾病居然容易误诊(1)

1、易被误诊的妇科疾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位32岁的妇女,有一个月忽然有了痛经的症状,医生认为她可能是尿路感染。然而,她服了一些抗菌素症状却没有消失,并且还发展到伴有疼痛、严重便秘。

她一共就诊于6位医生,最后才诊断她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子宫内膜异位,这种正常应在子宫内的组织却在盆腔和腹腔中被发现。

该症有时候便会产生疼痛,尤其在经期。如果得不到治疗,就会引起组织黏连,有人怀疑这是不孕的一个原因。

2、甲状腺机能亢进

虚弱、消瘦、眼球凸出是甲亢的典型症状。由于甲状腺功能失调,它就会产生出比正常需要多得多的甲状腺激素,结果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使得心跳、消化、代谢增快。

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1100万人患甲状腺疾病,90%是妇女,其中50岁以上和新生育后的妇女最易患此病。

3、全身性红斑狼疮

患这种病的妇女要比男子多10~15倍,虽然它能在任何年龄发生,但大多数患者为成年妇女。红斑狼疮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它产生的症状范围很大。

一般开始有疲倦、低热、脱发、怕光,鼻子、嘴和喉咙疼痛,脸颊两边和鼻梁上出现皮疹。红斑狼疮能影响人体内的心、肺、肾等所有器官。如得不到治疗,就会产生肾衰竭、脑溢血或关节炎。

4、盆腔炎症性疾病

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症状,因而使病情延误。感染盆腔炎症性疾病的最常见原因是性行为。

盆腔炎症性疾病会在输卵管中形成瘢痕,从而阻碍受精卵通过。在美国大约有一半输卵管妊娠病例与盆腔炎症性疾病有关。盆腔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完全堵塞输卵管,因而,也容易使妇女患不孕症。

5、间质膀胱炎

这是一种令人迷惑的膀胱失调症。病人开始感到下腹疼痛,并伴有剧烈的烧灼般的尿道疼痛。这些症状时而发生,时而消失,此外,还有尿频的症状。

一般男子很少患此病。间质膀胱炎的诊断也很困难,因为它的症状类似尿道感染。医生只有在排除膀胱炎、肾病、某些性病和癌症后才能作出判断。

2、女性要警惕的妇科病

1.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可爱染,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很多见。由于新妈妈在哺乳时,乳头清洁不干净或乳头破损,细菌可能趁机侵入,引发感染。同时,如果新妈妈乳头过小、内陷或哺乳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少等,易造成乳汁淤积,也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繁殖生长而感染;此外,婴儿经常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新妈妈也容易发生乳腺炎。

女性要预防妇科病的发生,应该根据年龄、身体情况、家族病史等方面来针对性预防。据了解,年轻妈妈们最容易“招惹”的妇科病包括乳腺炎、乳腺增生、宫颈疾病、子宫肌瘤等。

预防乳腺炎,早期按摩和吸乳是关键。同时,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不宜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

2.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跟内分泌紊乱,雌孕激素不平衡有很大关系。一般无需吃药,因为乳腺增生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患者注意要少生气,保持活泼开朗心情,经前少吃咸。有些美容机构号称按摩可治疗乳腺增生,是毫无医学根据的,充其量只能使乳房的皮肤、外观有些改观。相反,如果使用含激素的美容产品来丰胸,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3.宫颈疾病

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疾病。所以,年轻妈妈们特别是性生活史3年以上、有过流产史、经常及不定期服用避孕药者,最好定期到妇科做TCT涂片检查,以提前发现宫颈病变。若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坠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也要及时到妇科查查宫颈。

4.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是一种育龄常见病。根据女性疾病调查结果显示:确诊患有子宫肌瘤的年龄20-30岁达71.08%;31-35岁为21.31%。究其原因,其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卵巢功能旺盛,长期大量的雌激素刺激。此外,家族遗传、年龄、染色体突变也是诱发子宫肌瘤的重要原因。

还有的妈妈在怀孕的同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有妇产科专家表示,如果在怀孕的同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最好是顺其自然,但是要注意按时产检。如果瘤子增大预测将来会影响产道及宫缩,那么在孕3个月以后,小的浆膜下肌瘤可以剔除,而大的肌壁间肌瘤则不宜。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