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运动 > 健身 > 儿童练习跳绳要注意什么?儿童练习跳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图]

儿童练习跳绳要注意什么?儿童练习跳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0-24 07:22 跳绳减肥运动

跳绳这样的运动什么年龄层次的人都非常喜欢,因为跳绳的好处有非常的多,不仅小孩子非常的喜欢,而且女人男人也非常的喜欢,在儿童跳绳的时候,也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那么到底儿童练习跳绳要注意什么?儿童练习跳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儿童练习跳绳要注意什么?儿童练习跳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1)

1、儿童练习跳绳注意

一、跳绳时最好穿软底鞋

BRAS建议,每周跳绳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以2分钟为一个单元,是非常有效且合适的运动量。据研究,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消耗的能量差不多。要穿舒适的软底运动鞋缓解冲击力,防止受到震荡损伤关节。最初可以用轻的绳子开始锻炼,每个单元为30秒钟,逐渐加量,熟练后可以采取更多的花样。跳绳不仅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的耐受力,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耐受力、灵活性,对骨骼的健康也很有益;而且对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协调性、速度、节奏、平衡性等都有改善。

二、跳绳运动成白领新宠

25岁的莱尼肯辛供职于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他办公室的抽屉里就常备一根塑料跳绳。“我习惯在累的时候找空地跳一会儿,比如在公园、过道里。我现在玩‘双跳’什么的已经不成问题了,还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学到了不少新花样。很多人可能觉得跳绳是项很乏味的运动,其实不是的。当你掌握要领以后,它就会变得乐趣横生。”正如莱尼所说,跳绳运动竞争性强、花样多,对体力要求非常高,像摇滚一样“刺激”,可以充分展示人活力四射的一面。

英国着名歌星詹姆士莫里森在最近的新歌“你给我些什么”的MTV里,还加入了跳绳比赛的场景。除了歌星外,许多年轻的运动员也加入了这项运动,他们认为,跳绳可以赋予他们很多运动以外的东西。

三、儿童练习好处颇多

4年前,英国跳绳协会(BRSA)开始推广跳绳运动,他们曾经借助英国着名电视节目《兰彼得》(BLUEPETER)介绍了将近200多种跳绳花样。很多观众看后无不为跳绳运动复杂新奇的脚底花活和年轻朝气所惊叹。

为把这项古老的运动重新推广起来,英国跳绳协会下了很大功夫。今年英国创造了7632名儿童一起在85个地点同时跳绳3分钟的新的世界纪录。老师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普遍认为,跳绳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BRSA的苏戴尔说:“由于电脑游戏等的流行,跳绳很长时间以来已经不再流行。但是现在我们又重新鼓励孩子们开始跳绳运动了。孩子们都惊讶于一根简单的绳子能创造的花样居然如此之多。”她的女儿,18岁的贝斯和17岁的瑞查,在7岁时就开始跳绳锻炼,现在已经在代表英国参加比赛了。她们每周要锻炼四五次,每次3个小时。她们认为,这种锻炼一点儿都不枯燥。

基本的跳绳很简单,但是达到高层次,花样就很多了。英国至少有6个高水平的俱乐部定期会进行比赛。目前简单的速度跳绳世界纪录是30秒钟跳188次。复杂的则由一组人完成,有人以每分钟200下的速度跳两根绳子,还有人在跳绳的同时表演翻筋斗、俯卧撑、倒立等。

2、跳绳动作要领

1、跳绳基本功:简单跳绳法

准备动作:双脚并拢,进行弹跳练习2至3分钟(弹跳高度为3至5厘米)。

开始跳绳,注意手腕做弧形摆动。初学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钟后,重复跳10至20次。非初学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钟后,再跳30次。

2、单脚屈膝跳

右腿屈膝,向前抬起。踮起脚尖,单脚跳10至15次,换左腿重复上述动作。休息30秒钟,每侧各做2轮。

3、侧身斜跳

这个动作能训练你的耐久力,增强你的外展肌和内收肌。两人一前一后站在跳绳的左右两侧,先侧身单脚跃绳向前跳,然后斜身跳回原位。跳跃时应注意用力摆动双臂。跳1分钟之后休息10秒钟,重复练习2次。

4、分腿合腿跳

先做跳绳准备运动,然后跳绳,跳跃时双脚叉开,着地时双脚并拢,重复动作15次。

5、绕旋跳

两人跳绳练习:一人叉开两腿蹲下,甩动绳子使跳绳在地上画弧线,另一人则不断地从甩动的绳子上跳过去。速度由慢逐渐加快,1分钟后两人交替。

6、侧脚跳

先从简易跳绳法开始,然后用双手手腕挥动跳绳,右脚跳绳,不着地的左脚则斜向一侧,跳15次。换另一只脚跳15次。非初学者可练习快速跳绳,即绳子从脚下滑过时连跳2次。练习时,应注意脚不要抬得过高、过慢,否则容易被绳子绊住。

7、双臂交叉跳

先做跳绳准备运动,然后双臂交叉跳绳。当绳子在空中时,交叉双臂,当跳过交叉的绳子之后,双臂反向恢复原状。

减肥跳绳所需要了解的很多,只要先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要刻意的去追求数量,这样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