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冬天预防中风吃什么好?9种食物记得吃?[图]

冬天预防中风吃什么好?9种食物记得吃?[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8 14:42 冬天中风生病急诊科

中风一般都是突然出现的,但是一般身体有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出现中风的情况,中风多出现于中老年人身上,而且对人的生命可能会造成威胁,所以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平时要注意预防中风,哪些食物吃了能预防中风呢?

冬天预防中风吃什么好?9种食物记得吃?(1)

1、香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约100克,将大减少患中风的危险,因香蕉含丰富的钾。钾对神经脉冲的传递,细胞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废物的排出,都起重要作用。

2、土豆

土豆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每100克土豆中含钾308毫克、维生素C40毫克。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中风机会下降32%。身体缺钾的人,精神易紧张,使脑中风症的发病率增加。

3、大蒜

浅斟小酌和生吃大蒜,都是公认的防治中风的有效方法,而最新研究认为,要把大蒜泡在白酒内再饮用,两者对防治中风便有“相加”作用,不仅能预防中风,还有治疗脑血栓的作用,方法是将100克干净大蒜浸泡于2000克优质粮食白酒中,两周后便可饮用,早晚各一次,每次50克左右,酒蒜同食。

4、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特定的名为吡咯喹苯醌的营养物质,对保护神经,特别是保护脑神经起重要作用,因此,成年人每天最少饮用200--300毫升鲜奶,对防治脑中风大有益处。

5、柠檬

柠檬中富含维生素C和ORGNITU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血管弹性和韧性,可预防高血压和缓解心肌梗死症状。国外研究还发现,青柠檬中含有一种近似胰岛素的成分,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6、橘子

橘子中富含钙、磷、ORGNITU维生素C、ORGNITU维生素B1、ORGNITU维生素B2等。橘子可削减胆固醇吸收,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7、紫菜

常吃富含镁的食物的人群,其中风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因为镁可以防止细胞膜上的钙流入细胞内,而维持细胞内矿物质的均衡,故能保护大脑不受到损害。有资料证实,紫菜含镁量高居食物榜首,堪称预防中风的上乘佳品。

富含镁的食物有小米、豆类、于蘑菇、冬菇、西红柿、海带、苹果、桂圆、花生、核桃仁、芝麻酱等。

8、绿茶

绿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鞣酸等可以有效地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导致中风的病理因素之一,是体内产生了有害的活性酶,它能促进一种叫作氧化脂质的有害物质的生成,并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

9、鱼肝油

鱼肝油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具有对抗血小板凝结和降低总胆固醇及血液稠度的功能,对中风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是,任何一种药物都要因人而异,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鱼肝油,防止用药过量,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10、中风前兆的症状

1.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2.哈欠不断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存在的情况下,哈欠连天,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越来越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据临床报告,中风病人有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所以哈欠不断者,不可马虎。

3.嗜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中风前兆有哪些症状?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4.单眼突然发黑

一只眼睛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5.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6.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的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如颈椎病、糖尿病。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7.突然眩晕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8.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