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 喝酒如何解酒护肝?解酒护肝的妙方有哪些?[图]

喝酒如何解酒护肝?解酒护肝的妙方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9 22:27 喝酒解酒护肝

如今的餐桌上是离不开酒的,而且不仅要喝酒,还要一醉方休,虽然喝的时候倒是挺痛快的,但是对于肝脏等代谢器官造成的还是很大的,长久下去可能导致一些疾病,喝酒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护身体,懂得如何解酒护肝,下面为大家介绍解酒护肝的小妙方。

喝酒如何解酒护肝?解酒护肝的妙方有哪些?(1)

1、酒前喝什么能防醉

酒前喝100毫升牛奶。喝酒前,一定要对肝脏和胃黏膜做好保护,如果空腹饮酒,会使胃肠和肝脏处于无保护状态,对身体伤害极大,而且也更容易醉酒。牛奶不仅能减缓酒精吸收速度,还能保护胃黏膜不受刺激。每次不用多饮,喝100毫升左右的牛奶就能起到作用。

喝酒时别掺汽水。在喝酒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稀释酒精,习惯掺点汽水,或者喝点可乐。殊不知,汽水中含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黏膜,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不仅不利于解酒,反而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2、两个解酒护肝妙方

1、一种是中药里常用的葛根

葛根作为药食兼用植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药中最常用的解酒药,主要用于缓解酗酒和宿醉的症状及心脏和循环系统的不适。《千金方》、《药性论》等传统医学典籍记载,葛根“解酒毒,治酒醉不醒”。著名的葛花解酒汤,更是医家常用的方剂。实验表明,葛根中的总黄酮成分可以提高小鼠对乙醇(酒精)的耐受量,降低血中乙醇含量,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千金方》以鲜葛根捣汁治酒醉不醒者,《本草衍义》则以葛根粉治疗醉酒的人。酒前服用葛根比酒后服用效果更佳,葛根会在胃肠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断对酒精的吸收,降低血中酒精浓度,从而发挥解酒作用。

2、另一种是更常用的绿豆汤

绿豆有清热、解酒等功能。而且绿豆汤制作简单,堪称家庭解酒佳品。用绿豆煮豆至烂,让轻、中度酒醉者连豆带汤食下,疗效令人满意。

3、喝酒注意事项

1.不宜经常喝啤酒

啤酒本身含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在体内可生成糖,再转变成脂肪。脂肪大部分贮存于皮下及肠系膜、大网膜、肾脏周围,还有肋间等部位。如果脂肪过多,腹部会隆起,形成“将军肚”。

心脏中的脂肪过多,会造成心脏功能减弱,心脏扩大,形成“啤酒心”,造成心肌损害,若不能及时修复,可加速心脏衰老和功能衰竭,并出现供血不好和心动过速等。

2.不宜同吃熏烤食品喝啤酒

使血液中的铅含量增加,铅可与熏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结合为致癌物质。

3.不宜和白酒混喝

各种酒的酿造方法不同,原料也不一样,各种酒的成分不能互相溶解。若啤酒和白酒混喝,就会加速白酒中的酒精在全身的渗透,对肝、胃、肠、肾等器官发生强烈的刺激和伤害,也影响体内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加速酒精中毒。

也可引起胃痉挛、急性胃肠炎等,对脑血管也有危害。

4.不宜饮用过期的啤酒

啤酒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长期贮存会变质,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也会消失,饮用过期啤酒可引起腹泻或中毒。一般来说,普通啤酒可保存两个月,优质的可保存4个月,散装的只能保存10多天。

5.患有胃炎的人不宜饮啤酒

大量饮用啤酒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已患有慢性胃炎者再饮啤酒可使胃病加重,还可引起胃出血。正常人的胃黏膜可分泌一种叫前列腺素E的物质,这种物质有调节胃酸的作用,保护胃黏膜不因胃酸而受损害。

啤酒进入胃后,可使胃壁减少分泌前列腺素E。啤酒对胃黏膜有刺激,造成胃黏膜的损害,胃黏膜充血和水肿,出现食欲减退、上腹胀满。

6.不宜同食海鲜

食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引起痛风症,易发生尿路结石。原因是海鲜中富含嘌呤、苷酸两种成分,啤酒中富含的维生素B1正是这两种成分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会使血中的尿酸含量增加。

一旦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就会以钠盐形式沉积起来,使人出现痛风或形成结石。

7.肝病患者不宜饮用啤酒

其基本道理同不能饮用其他酒一样,主要因啤酒里含有酒精,酒精经胃肠吸收到体内后,需经肝脏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将其分解。

有肝能不正常,解毒能力弱,不能及时发挥解毒作用,易发生酒精中毒。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肝细胞,使肝病症状加重。

8.服药者不宜饮用啤酒

因啤酒可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副作用,既增加酸度也影响药物的分解和吸收,影响药物疗效。特别是对抗生素、降压药、镇静剂、抗凝剂等,影响更明显。

9.痛风患者不宜饮用啤酒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增多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结石、肾功能减退等。啤酒内含大量的嘌呤、核酸,痛风患者饮用啤酒后,可使血中尿酸增多,引起痛风。

10.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啤酒

啤酒中的酒精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影响患者正常饮食控制。一次饮啤酒过量可使人体内血糖含量增高。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