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女孩感染超级细菌进入ICU 感染超级细菌的症状是这样的[多图]

女孩感染超级细菌进入ICU 感染超级细菌的症状是这样的[多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5 00:25 细菌细菌感染生病

细菌感染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抗生素了,而当前,很多人一感冒或者生病了,使用得最多的药物就是抗生素类药物,虽然抗生素有卓越的灭菌功效,也只能灭菌,殊不知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进而繁殖出更强大的细菌,也就是超级菌,一位浙江的姑娘就差点因此丧命。

女孩感染超级细菌进入ICU  感染超级细菌的症状是这样的(1)

1、超级细菌的症状

1月29日,小文终于从重症监护室(ICU)转到普通病房,在此之前,她在ICU里整整抢救了21天。原本以为只是场小感冒,没想到竟是感染了罕见的“超级细菌”!差点要了她的命。回想起之前与死神搏斗的21天,她依然心有余悸。

小文是一名在杭念书的大一学生。一月初,临近期末考试,为了复习备考,她连续好几天熬夜,人比较累,何况人群密集的高校更是流感的高发地。平素身体很健康的小文也“中招”了,全身酸痛乏力,还出现发烧的症状。

“当时我以为这次也跟以前的‘小感冒’一样,好好休息,多喝水,再吃点校医配的药,很快就会好的。”小文说。于是她就在宿舍里躺了两天,结果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严重,连续好几天咳嗽,体温达到40摄氏度。

但病情远比她想象的要严重许多。1月9日,小文持续高热3天,咳嗽咳痰2天,最高体温达40度,被转至省中下沙院区感染科。就诊时她的意识尚清晰,只是精神状态很差,查了肺部CT,显示双肺都有明显的感染,所以立即就以肺炎收治入院

而就在当晚,她的病情迅速恶化,气急、胸闷、氧饱和度逐渐下降。尽管医生不断给她加大吸氧量,依然没能改善呼吸衰竭,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她缺氧的程度已几近窒息,经专家会诊后,当即就被转入ICU。

“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还复查了胸片,看见她的右上肺不张(即不发挥作用),再加上其它部位的感染,她的肺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1/3,最后上了呼吸机才算稳定下来。”该院ICU主任王灵聪说,转进ICU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小文的痰培养与血培养报告相继传来,都指向一种名叫MRSA的超级细菌。

王主任说,MRSA的全称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非常强,它会破坏肺结构,通俗来说就是会把肺“吃”掉,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据文献报道,由这种细菌引起的肺炎,患者大多为青少年,先期常常有流感样表现,病程呈爆发性,48小时生存率仅为63%。美国2006-2007流感季节所出现的肺炎中,51%感染该细菌的患者出现症状后平均4天死亡。

而且小文不仅有重症肺炎表现,血液中也培养到了MRSA,病情之严峻,超乎想象。就在去年年底,四川一名17岁男孩也感染了MRSA,细菌在他体内肆虐,播散到脑部、心脏,出现脑脓肿、心内膜炎、脓胸、严重的消化道出血……

找到MRSA这个罪魁祸首之后,ICU立即更改抗生素方案,全方位对MRSA进行围剿,一天又一天,小文的发热峰值缓慢稳定地下降,呼吸机支持力度也在缓慢减低。一周前,她终于能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两天前,小文转入普通病房,医生预计她一周后便能出院。

要说MRSA这个超级细菌,王主任说:“这个一般多见于院内感染,但小文住院不足24小时就培养出该细菌,且一年前也没有住院史,综合考量为在日常生活中感染,实属少见。一般来说,这种细菌一般活跃于自然界,跟个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有关。

小文之所以会不幸中招,最主要还是跟她体质太弱抵抗力下降有关。对公众众而言,除了科学使用抗生素之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特别要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有助于远离超级细菌。

女孩感染超级细菌进入ICU  感染超级细菌的症状是这样的(2)

2、冰箱有哪些细菌

冰箱一般温度为零下2度至8度,虽然对某些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耐冷和嗜冷的细菌则作用不大,如酵母菌等在O度以下还能生长繁殖;个别细菌甚至在零下6度还能生长。

有一种原来被公认为无害的微生物小肠菌,在冰箱成为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的电器用具后,竟然变成引起肠炎的常见病原菌,一度席卷西欧和美国。

世界卫生组织因此而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并证实小肠菌是一种低温性细菌,在4度以下更易繁殖,且喜欢在生菜中生长,而冰箱正好为它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此,如长期未对冰箱进行清洁消毒或直接生吃蔬菜不得当,小肠菌便乘虚而人,成为猖狂的致病菌。

女孩感染超级细菌进入ICU  感染超级细菌的症状是这样的(3)

超级细菌的横行,应该引起重视。滥用抗生素是常见的一个用药误区,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确实是有效果的,但是很多患者特别的依赖抗生素,只要生命不舒服就买消炎药吃,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如果被超级细菌感染的话,就会出现全身感冒症状,严重的威胁生命安全,所以请谨慎使用抗生素。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