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是我们每天早上和晚上刷牙时会使用的生活用品,一般我们会选择味道好一点的牙膏,还有一些人会选择药物牙膏,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牙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牙膏?药物药膏能长期使用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牙齿发黄要找“有机硅”。
美白牙膏都含有少量腐蚀剂,帮助抛光牙齿,防止牙渍形成,但对于“老黄牙”的作用却不明显。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牙科医生奥古斯托·罗伯斯博士建议,如果想要更好的美白效果,可以选择含有有机硅成分的牙膏,这种硅拥有良好的耐磨系数,可以在美白牙齿的同时,将对牙齿的磨损程度降到最低。
防止蛀牙要找“氟”。
牙齿上的细菌与糖类等食物相作用,产生的酸会侵蚀牙釉质,从而形成蛀牙。美国牙医学会推荐,如果想要防止蛀牙,要选含有矿物氟的牙膏,它可以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膜,抵御酸的侵蚀。
牙齿敏感找“氯化锶”或“硝酸钾”。
美国华盛顿牙周病医师莎莉·克莱姆博士认为,如果牙齿敏感不是蛀牙或者牙龈感染引起的,那就是因为刷牙力度过大,造成了牙龈敏感或牙根外露。这种情况应该选择含有脱敏成分的牙膏,如氯化锶或硝酸钾,这两种物质可以缓解牙齿过敏造成的疼痛。
预防牙垢找“焦磷酸盐”或“柠檬酸锌”。
牙菌斑硬化会形成牙石或牙垢。一旦牙垢形成,刷牙再认真也无济于事,只能请牙医帮忙去除。美国牙医学会代言人库博博士表示,预防牙垢非常重要,应选择含有焦磷酸盐或柠檬酸锌等成分的牙膏。
此外,罗伯斯博士指出,选择清洗假牙的药膏时,尽量选泡腾片的,通过浸泡清洁假牙比刷洗更有效。
对于有口腔疾病的人来说,最好是含氟牙膏和药物牙膏换着使用,如对于既有龋齿又有牙周病的中老年患者,应挑选含氟产品和中草药产品早晚搭配使用为好。
1.牙膏挤太多或可诱发口腔癌
牙膏中有几种活性成分令人担忧。
牙膏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被认为可能会导致肠胃病和肝中毒;会令口腔更容易溃烂,患口腔癌。
牙膏中的研磨剂也被认为会伤害牙龈,令牙龈更易受到侵害,所以使用牙膏时不要挤太多。
2.含氟牙膏使用不当可导致氟牙症
如今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早已深入人心,提起口腔保健,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含氟牙膏。但是专家指出,含氟牙膏虽能有效防治龋齿,但也有副作用,使用不当可导致氟牙症。
氟的防龋作用与产生毒性间的界限很小,摄入过量氟牙齿会产生斑点,这就是氟牙症,而且患者多为儿童。这是因为儿童吞咽控制能力不完善,刷牙时误吞含氟牙膏的机会多,造成氟的摄入量加大而致。
由于牙膏一般无使用须知、适用人群和用量,就造成了大人小孩共用一种牙膏,而且存在像电视广告演示的那样把牙膏挤满牙刷的现象。
专家提醒消费者,使用含氟牙膏时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厘米,儿童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或在家长的指导下慎重使用。同时,氟是一种剧毒物质,如果人体吸收过多会引起氟中毒,国家规定加氟牙膏中的游离氟应在400~1200Pm之间。特别要注意的是,3~4岁前的儿童不宜使用氟化物牙膏,因为1/8~1/4的牙膏可能被他们吞入口中。
3.儿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种类型,泡沫的多少取决于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较高,在口腔中容易刺激口腔粘膜。
4.早晚使用单一牙膏不利口腔健康
口腔专家提出建议,牙膏产品应随季节和身体情况的变化交替使用,不可一直使用同一品牌或同一功效的产品。在欧美先进国家,已有80%以上的消费者把早上和晚上用的牙膏分开,而他们也会有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口腔问题由细菌引起,人体口腔分泌的唾液本身具有杀菌功能;但是白天的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易于抑制细菌产生;而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唾液腺分泌不足,口腔干燥,会导致口腔酸化,无法抑制细菌繁殖,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
5.药物牙膏不宜长期使用
目前,众多的脱敏、消炎护齿、除臭止血等类药物牙膏应运而生,其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许多人便将药物牙膏当作防治口腔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有没有牙病一律使用药物牙膏,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
口腔中的细菌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两类。它们互相制约,保持着口腔内的“生态平衡”。长期使用杀菌力强的药物牙膏,不仅会使口腔中的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抑制、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杀灭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使口腔中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起新的口腔疾病和新的感染。另外,有些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强的物质,长期使用,不但损害口腔内娇嫩的粘膜,还会因长期不断的刺激,使牙龈、口腔、舌头等处发炎而引起牙龈炎、口腔炎、舌炎等;有过敏性喘咳的人会因药物牙膏的刺激性异味而发生喘咳和肠胃不适,有些药物牙膏还含染色素,长期使用会污染牙面,使牙齿失去光泽,影响牙齿美观。
对于有口腔疾病的人来说,最好是含氟牙膏和药物牙膏换着使用;
如对于既有龋齿又有牙周病的中老年患者,应挑选含氟产品和中草药产品早晚搭配使用为好;
对牙齿遇冷遇热较敏感的患者,最好选择抗牙本质过敏的防酸产品与一般的含氟产品配合使用。
1、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光照,防止引发唇癌。
2、避免吸烟与喝酒。
3、戴假牙的病人,发现假牙下组织有疼痛、发炎,要及时就医。力争做到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
4、平衡饮食,粗细搭配,合理营养,不喝、吃过烫的水与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组织。
5、拔掉牙齿的残根、残冠(不能修复的牙),配戴良好的假牙,不刺激组织。
6、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经常刷牙。讲究营养的平衡,力戒烟酒,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专家点评:温水刷牙最好
用温水刷牙是对的,有些人用冷水刷牙会引起牙齿敏感、疼痛。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错误2:刷牙太使劲
帖子称,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专家点评:刷牙力量因人而异
刷牙时不应用太大力气也是正确的,并非用越大力气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式不对,用的力气越大反而越易伤害牙齿。但刷牙用的力因人而异,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拿捏。
错误3:横着刷牙
帖子称,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专家点评:横向刷牙易磨损牙釉质
横向刷牙法确实是不值得提倡的刷牙方式,口腔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其实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不少人到了冬天干燥时牙齿容易疼痛,就因楔形磨损引起。
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可以去医院进行修复,用树脂填补被磨损的位置,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帖子提到,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但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专家点评: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没有必要,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错误5:起床就刷牙
帖子称,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建议: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专家点评:刷牙后再吃早餐无不妥
一天早晚要刷牙,但早上刷牙的时间放在早餐前还是早餐后并无定论,目前没有医学观点认为早上起床后刷完牙再用早餐是不适宜的。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习惯了早餐前先刷牙,这无不妥。至于刷完牙后牙膏有效成分会被吃进肚子,这种说法不大站得住脚。普通牙膏所起的作用是清洁,刷完牙再彻底漱口后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成分"留在牙面上。如果吃早餐前不刷牙,总感觉口腔内有异物感,不清洁,吃早餐也吃得不放心。刷完牙吃早饭后再漱口,这样可以清除早餐的食物残留。
错误6: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专家点评: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
不建议用太大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那牙刷大小该怎么把握呢?刷头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这种提法也不太准确,因为牙齿到底是指哪种牙齿呢?门牙与大牙的大小差异很大。各人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
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就要马上更换。
金刚坐是瑜伽中常见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功效——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刚坐还有哪些好处?瑜伽金刚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