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发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多,并趋于年轻化,群众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开展一系列工作,全力推进慢性病管理高质量发展,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从制定《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到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示范区……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疾病负担依然较重,仍面临较大挑战。
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作为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以“中医特色浓厚 西医能力突出”为特色的中医院,自建院十六年来,医院一直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持续深化慢病全程化管理,以实际行动推动首都慢性病管理工作。在东城区卫健委的鼓励和支持下,医院与业内医疗机构紧密协作,打造出一套具有崇文特色的慢病管理机制,形成了“中医药+慢病管理”崇文模式。
防慢病 治未病 中医激发慢病管理“新活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70%,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我国有心血管疾病超2.9亿人,高血压2.66亿人,肥胖超标2.9亿人,糖尿病1.14亿人,血脂异常2.8亿人……
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院长姜永指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优势。中医向来注重整体和宏观的和谐,善于调节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和情志的舒畅,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多病共存、多药共用”的特点,中医将人看作一个整体,注重个体化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相对副作用小,更符合慢性病患者的病理特点。
此外,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注重预防保健,强调防患于未然,在养生保健、干预亚健康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医防融合,重点在防,防在于“四早”。做到尽可能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以及康复后的防复发。慢病管理的根本在个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宣教等各个方面。在这场慢性防治的“持久战”中,尽量做到关口前移,不断强化慢性病防控、管理和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多角度 全平台 崇文模式树立慢病防控“新风向”
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医院,承担着管辖区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知识宣传、预防保健等工作。“中医药+慢病管理”崇文模式以理念融合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适宜技术推广为手段。医院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建设“健康东城”的重要抓手,构建“医院——个人”慢病管理模式,组织专家走进社区,常态化健康档案采集,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平衡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等健康科普知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健康观,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截止目前为止,医院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超过10000份,管理检测慢性病人上千人,对慢病患者进行全周期中医药健康管理。不仅如此,医院还充分利用线上主流媒体,通过微信平台、快手平台、数字电视等各种阵地,加强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降低发病风险,实现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
在北京东城,坐落于幸福大街的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会定期向周边社区百姓宣传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防护知识,逐一询问辖区内每一位居民健康情况,测量血压血糖,最后给出实用的健康指导。56岁的居民陈先生说:“医院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熟悉每个人的用药情况,能够指导规范用药,判断病情控制情况,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医院。”
一基地 六中心 中医院开出慢病管理“新处方”
北京崇文门中医院为提高慢病管理水平,不断推陈出新,开创既能有效管理慢病,又能满足周边百姓需求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找准中医药+慢病结合点,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与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合作,建立了北京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合作基地、北京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家合作中心、北京中西医结合免疫疾病专家合作中心、北京中西医结合肿瘤疾病专家合作中心、北京中西医结合脾胃疾病专家合作中心、北京中西医结合男科疾病专家合作中心、北京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疾病专家合作中心,开展慢病疑难病专家会诊活动,真正让优质资源下沉。
医院相继推出了中医慢病养生服务包、中医适宜技术等指导服务,除了中医问诊开方,更推出古法推拿、按摩、针灸、艾灸、贴敷等一系列慢病调养方式,充分利用中医各种优势,不断强化管理群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医防养生观念。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慢病管理能力,也推动了东城区的慢病防控工作。
据了解,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理念,医院将继续深化慢性病管理工作,通过中医药与慢病管理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也将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东城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打造的“中医药+慢病管理”东城模式,既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也为东城区的居民提供了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一模式无疑将对提升首都慢病管理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旅游是促进文明交流的桥梁,是凝聚民心共识的纽带,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渠道。 那么,去日本旅游需要什么条件?春节可以去北京旅游吗?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