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人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处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类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可分为急性高原反应和慢性高原反应,严重者会出现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等严重问题。那怎么预防高原反应?具体如下!
本文目录
1、怎么预防高原反应?
2、怎么缓解高原反应?
3、高原反应有什么症状?
1、掌握相关知识:在去高原前,一定要了解高原疾病防治知识、高原的环境特点等,以应对高反时出现的症状。
2、进行相关体检:在去高原地区前,可以先进行体检,尤其是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果有明显的高血压、支气管扩张等,需要避免到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
3、进行体育锻炼:在去高原前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例如跑步、爬山、游泳等,锻炼好体质后可以增强身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但是注意不要过于劳累,在运动后需要注意休息。
4、调整好情绪:在去高原前需要调整好情绪,保持精神放松,情绪舒畅,情绪紧张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痉挛,进而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
5、调整好饮食:到高原时消耗能量较大,因此去高原前需要注意调整饮食,多吃易消化、高能量的食物,例如牛肉、蛋白棒、巧克力等。
6、预防性用药:常见的是含有红景天的制剂,例如红景天口服液,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提高身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1、心态调整
不要惊慌并保持稳定的心态,因为呼吸越快,耗氧量就会增加,会加剧高原反应的症状。
2、药物治疗
(1)需要适量补充葡萄糖等液体,同时需要吸氧。
(2)如果头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止痛。
(3)如果恶心、呕吐,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氧氯普胺止吐。
3、饮食调节
(1)每顿不能吃太多,做到少食多餐,避免消化器官的负担,加剧高原反应的症状。
(2)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加剧高原反应的症状。
4、适当休息
注意休息,少运动,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良好的睡眠。因为活动和大脑的兴奋,会增加耗氧量,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使高原反应更严重。
5、及时远离高海拔地区
如果高原反应特别严重,出现呕吐、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远离高原地区,不然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如高山肺水肿及脑水肿等,危及生命安全。
1、急性高原反应
多发生在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之后的数小时之内,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口唇及指甲末端发绀、周身无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尿量减少、外周水肿等。轻症的患者多数可在1-2天后自行缓解,重症的患者需要给予吸氧、使用利尿剂,如给予呋塞米对症处理;
2、高原性肺水肿
多在进入高原地区2-3天后发病,主要表现为静息时的呼吸困难、喘憋、咳嗽、咳白色或者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可以出现明显的湿啰音。此时应让患者静卧休息,吸入高流量的氧气,注意保暖,可使用地塞米松减轻肺毛细血管的渗出,氨茶碱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于无低血压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硝苯地平来降低肺动脉压力。如果患者出现了右心衰竭,可以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
3、高原性脑水肿
一般发生在进入高原地区后的1-3天,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精神抑郁或者欣快多语、烦躁不安,肢体出现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此外,还可出现神志恍惚、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在处理上要加大吸氧量,给予地塞米松、利尿剂、高浓度葡萄糖来减轻脑水肿的症状,如果同时有肺水肿和心力衰竭,通常不建议使用甘露醇脱水疗法;
4、慢性高原反应
又称延迟型高原反应,是指某些人在高原居住一定时间后,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始终迁延存在,主要为神经衰弱征群,除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手足麻木、面部浮肿等,也可有心律改变、短暂性昏厥等。治疗上需要患者加强锻炼,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吸氧,给予谷维素、B族维生素、溴剂及内服中药等。
总结:如果出现高反,比如胸闷、气短、心悸、头痛等,建议避免紧张,立即停止活动,进行休息、吸氧。如果无法缓解,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正常的膳食途径已不能满足对蛋白质量的需求,人们通过对含有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进行加工,提取出高纯度的蛋白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