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孕期睡觉姿势是什么 左侧卧位15到30度左右

孕期睡觉姿势是什么 左侧卧位15到30度左右

大众健康网 2022-06-27 17:55 孕期睡觉姿势技巧

孕妇,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需要讲究的事情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睡觉姿势。睡眠姿势要以能舒服入眠为原则,一旦睡姿长时间压迫血管,造成身体不舒服时,每个人都有的自我保护的机制,会帮助孕妈咪在睡梦中改变睡姿,或者醒过来,所以孕妈咪只要在醒来时发现自己没有采取左侧睡时,再调整姿势就好。具体介绍如下!

本文目录

1、孕期睡觉姿势是什么?

2、孕期睡觉姿势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吗?

3、孕期睡觉爱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4、孕期睡觉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孕期睡觉姿势是什么?

孕妇睡觉一般建议尽量左侧睡,一般左侧睡也就是左侧15到30度左右。一般怀孕早期睡觉的姿势可以自由体位,孕妇怎么睡觉舒服就怎么睡。到了中晚期以后,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腹主动脉,孕妇如果平卧的话,容易造成仰卧位低血压,造成胎儿宫内缺氧,孕妇也不舒服,这时候一般建议孕妇就尽量左侧睡,可以左侧15到30度,一般不是左侧90度,左侧90度长期睡觉也很累,而且容易出现一身痛,但是睡觉也不是说一直要左侧睡,偶尔也可以右侧睡,建议右侧睡的时候,时间不要太长。卧位尤为重要。孕妇的卧位对自身和胎儿的安危都有重要关系。

宜采取左侧卧位,此种卧位可纠正增大子宫的右旋,能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血量,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但不宜采取仰卧位,因为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孕妇会感觉头晕、心慌、恶心,且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出冷汗等症状。

孕期睡觉姿势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吗?

如果孕妈习惯整晚右侧卧睡觉,那就得警惕了,由于子宫处于下腹偏左的位置,右侧卧会使子宫韧带和血管处于较长的拉伸状态,孕妈长时间右侧卧睡觉,就有可能导致子宫血液流通受阻。子宫本身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胎儿所需的营养和血液都会通过子宫传输到胎盘,然后进入胎儿体内。如果子宫血液流通不顺畅,那么胎儿的血液供应就容易出问题,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胎儿慢性缺氧,这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孕妈不立即改变睡姿,那么宝宝还有窒息的风险。很多孕妈认为平躺着睡觉,对宝宝来说是最安全的,因为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宝宝不会被压着,其实整晚保持这种睡姿对孕妈和胎儿反而不利。很多孕妈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不太了解自己身体结构,忽略了脏器之间压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平躺位睡姿会使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影响血液流通,有引起胎儿缺氧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肾脏的排毒功效,严重时孕妈会出现妊娠中毒,头晕、气短、胸闷的情形。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孕妈最好不要长时间平躺着睡,千万不要认为这样宝宝会很舒服。左侧卧睡是孕期最科学的一种睡姿,不但能减少因子宫韧带拉伸过长引起供血不足,还能预防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胎儿和孕妈都处于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孕妈左侧卧睡觉对胎儿和自己来说最安全,但也不要一动不动,否则孕妈的肩膀也会受不了。

孕期睡觉爱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孕妇晚上睡觉打呼,可能是平时过于劳累,还要可能是随着胎儿的成长以及发育,它对子宫造成一定的压迫,对于身体各个器官也会造成影响,会出现打呼的情况。或者可能是运气身体肥胖,体重过重引起的心血量变化,出现的心脏负担造成。这段时间要注意休息,平常不要过于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不要吃些脂肪以及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怀孕期间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各项检查,防止胎儿发育出现问题。孕期体重的增加、子宫不断的增大使得孕妇的膈肌抬高、呼吸道比以前狭窄,从而引起孕妇打鼾的情况。研究显示:没有怀孕的女性只有14%打呼噜,健康孕妇打呼噜的几率则提高了一倍,约有30%的孕妇会打呼噜。

孕期睡觉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孕晚期孕妇睡觉出汗,首先,可能是由于激素变化导致的,因为孕妇体内的雌、孕激素会增高,有可能使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所以经常出汗。其次,可能是孕妇代谢加快导致的,孕妇在正常状态下新陈代谢就比较快,在睡觉时有可能新陈代谢更快,导致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增加血液循环,使出汗现象增加。此外,也有可能是孕晚期孕妇发生湿疹现象,也有可能会导致汗多。如果孕晚期孕妇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多,首先,应该选择天然、棉质的宽松衣物,切记不可穿过紧衣物,影响汗液的渗透。其次,还应该勤换洗内衣、外衣,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出汗多还伴有其他异常现象,应该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总结:随着怀孕后肚子慢慢变大,平常的睡姿并不会觉得舒服,所以孕妇在初期可以采取趴睡、仰睡、侧睡都可以,而中期则不能趴睡了,后期则只选择左侧睡为宜。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