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孕期该注意什么事项?孕期疲劳如何缓解

孕期该注意什么事项?孕期疲劳如何缓解

大众健康网 2022-02-28 09:54 孕期注意事项疲劳缓解

怀孕期间,孕妈妈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肚子里的小宝贝,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个人的身体需要承载两个人的生命活动所需,孕妈妈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都需要作出改变。怀孕注意事项有很多方面。下面,就快和大众健康网一起了解吧!

本文目录

1、孕期该注意什么事项

2、孕期睡前的注意事项

3、孕期疲劳如何缓解

孕期该注意什么事项

1、性生活要节制

夫妻过性生活是婚后夫妇正常的生活。但当妻子怀孕后,如何过性生活却是应该高度重视的事了。为了保证胎儿的健康,妊娠头3个月应避免性交。

2、这些情况须就医

对孕妇来说,在怀孕初期,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宫外孕与流产,而发生这两种情况时孕妇都会发生腹痛、阴道流血,因此,如果孕妇一旦发现腹痛或阴道流血,需及时就医。

3、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畸形

怀孕的头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因此,准妈妈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如烟酒环境,有害化学物质,新装修的房屋,空气不流通的环境等等,并且提高自己免疫力,免受病毒感染,更不要私自服用药物。

为了预防胎儿畸形,孕妇从孕早期开始(最好从计划怀孕开始),就需要补充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红苋菜、菠菜、生菜、芦笋、豆类、酵母、动物肝及苹果、柑桔等。

4、初期产检

确诊怀孕后,准妈妈在孕12周时需到街道医院进行初次产前检查,并建立孕妇联系保健手册。以后的产前检查,可以选择在二级医院或决定分娩所在的医院里进行。

5、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能排除一些主要的异常,最早在孕8周时就可以做。目前,最常用的染色体检查方式是绒毛检查和外周血筛查。必要时可在孕16-20周时做羊膜腔穿刺,做进一步确诊。

6、不要擅自进补

怀孕初期,害喜症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准妈妈的胃口。在饮食上,一般不提倡大补营养,主要以自己的喜好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吐的比较厉害的孕妇,要注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等进入孕中期,孕吐反应消失,这时再补营养也来得及。

孕期不能吃热性食品,如狗肉、羊肉、胡椒粉等。孕期进补,应遵循“宜凉忌热”的原则,即使是水果,也应吃性味平、凉之物,如西红柿、生梨、桃子等。

7、当心辐射

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辐射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目前我们还难以说清,因此,专家还是建议孕妇们穿防辐衣,看电视时离电视远些,微波炉使用时要走开,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

8、注意休息

在怀孕初期,准妈妈容易感到疲累,因此需要适当休息。过度劳累容易造成孕妇流产,尤其是那些高龄产妇、有过流产史、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孕妇,需格外注意休息。孕早期要避免过于劳累,剧烈运动以及情绪激动,让自己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9、坦然应对孕吐

约有半数的孕妇在怀孕6周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及晨起呕吐现象,这主要是与孕妇体内血中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如果恶心、呕吐不严重,孕妇能够忍受,则不需要特殊治疗,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保持平常心,有充足的睡眠,少食多餐,选择自己喜欢吃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即可。

如果孕妇反应较严重,呈持续性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则必须到医院诊治,看是否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易引起孕妇体内电解质紊乱,有生命危险,需挂水治疗,因此不容忽视。

孕期睡前的注意事项

1、 枕头要勤洗

孕妇怀孕以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如果说枕头很脏的话各种的细菌和螨虫就会藏在枕头上,不但会对女性朋友造成过敏的情况,还会导致孕妇朋友患上呼吸道的疾病,孕期一定要及时的清洗和更换枕头。

2、 睡眠姿势

女性朋友在怀孕以后最好的睡眠姿势是左侧卧睡,而不是仰睡,仰睡会导致子宫会受到压迫子宫后方的主动脉,造成子宫供血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营养和发育。

3、睡觉不能开夜灯

女性朋友怀孕以后家人可能会担心夜间上厕所磕着的,会选择整个晚上开着夜灯睡觉,但开着夜灯睡觉的话,长时间的光照会让胎儿的黑色素分泌受到一些影响,不利于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孕期疲劳如何缓解

1、孕期的温度要注意控制

孕初期,尽量远离高温环境和人多的地方,如果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又无法散热,很可能会导致胚胎内染色体断裂或胎儿脑神经系统缺陷(如无脑症),造成胎儿畸形,由于激素分泌导致孕妇体温略微增高,在正常的室温下,孕妇会感到很热,为了避免室温影响孕妇睡眠质量而使身体疲惫乏力,适量将室内的温度降低一点。

2、饮食要合理

油炸、淀粉、精致的碳水化合物、酒、咖啡等食物会增加孕妇的身体负担,使疲劳加重,所以孕妇要避免食用这类食物,由于受激素分泌的影响,会出现孕吐现象,建议孕妇采取少量多餐、健康均衡的饮食方式,同时要根据孕妇的体质来补充其他食物。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