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种心血管综合征,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就不能根治,需要终身用药预防并发症。一旦选择了合适的降压药物,规范服用后血压控制较好,则建议这种降压药物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主要分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五大类。具体介绍如下!
本文目录
1、降压药有哪些分类?
2、降压药可以随时调整吗?
3、调整降压药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1、钙通道拮抗剂。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弱心肌收缩力而降压,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不良反应有头痛、颜面潮红、踝部水肿等,停药后自行好转。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舒张小动脉,如伊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不良反应有干咳、低血压、血管性水肿、肾功能损害等。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使钠排出增加,如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压,肾功能障碍。
4、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改善压力感受器的血压调整功能,降低血压。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不良反应是支气管痉挛、严重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下肢间歇性跛行(绝对禁忌症)、雷诺综合征、掩盖低血糖反应。
5、利尿剂。通过降低血容量,扩张外周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如氢氯噻嗪、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
通常情况下,降压药不规律服用的后果是出现高血压急症、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
1、高血压急症:降压药不规律服用会导致患者的血压不稳定,高高低低、起伏不断,会诱发高血压急症,比如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颅内压高等高血压急症,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2、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血压波动大,影响靶器官的血液灌注,导致靶器官出现缺血的情况,心、脑、血管以及其他器官产生病理性损害,比如高血压性肾病、高血压脑病等,患者会出现乏力、头疼、肿胀等症状。
3、心脑血管疾病:降压药的不规律服用,会让患者血压骤升,导致脑血栓、脑栓塞、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问题。可能会出现晕厥、虚弱、恶心、呕吐等症状。
降压药不规律服用除以上后果外,还有其他的后果,比如脑出血、血管动脉硬化、影响生命安全,建议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吃药前要做的基本检查项目有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等,还要做心电图、颈部超声、心脏彩超等。对于血压比较高的患者,特别是已经出现视线模糊的患者,还需要做眼底检查。对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还需要查血浆肾素活性、肾素浓度、血和尿的醛固酮,以及血和尿的皮质醇、血或者尿的儿茶酚胺水平等。
总结: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不可盲目用药。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正常的膳食途径已不能满足对蛋白质量的需求,人们通过对含有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进行加工,提取出高纯度的蛋白质原料